作文高考冲刺:运用辩证思维,让你的高考作文立马提5分!
01
何为“辩证思维”
历年高考作文题,均强调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辩证分析思考,运用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去分析问题,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绝对地看问题,从而认识各种复杂事物和现象。
下面的这些语句,均包含辩证思维。
否极泰来。——《周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老子》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老子》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俗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淮南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史记·淮阴侯列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因为你能痛苦,就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路遥《平凡的世界》
02
体现“辩证思维”的作文题
我们不妨以青岛的一模、二模作文题为例,看看题目中体现的思辨性。
今年春节前后,“新冠”疫情肆虐。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自私,冷漠、怯懦……也看到了人间的大爱、温暖、担当……灾难是最好的教材,社会是最好的课堂。
疫情过后,向阳中学准备为高三学生举办一次特殊的成人礼活动,全校师生及全体高三学生家长参加。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围绕“成长”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的感受与认识,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自私、冷漠、怯懦……也看到了人间的大爱、温暖、担当……”从正反两面展现疫情中的人性与品格,这就意味着在布局上最好采取对照式结构,兼顾正反两面,论证说理体现思辨性,思维不能单一。可以多个角度扩展:
正面(积极)、反面(消极);
自我、他人;个人、群体、社会、国家;
外在(表层)、内在(深层、本质);
青岛二模作文题如下:
最近,某网站发布的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一经播发便火爆全网.。“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向你们的自信政敬”“向你们的大气致敬”“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饱含深情的真挚表达,在互联网上掀起了“巨浪”。
《后浪》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不少人给予年轻人充分肯定,以欣赏、赞美,致敬的姿态,为年轻人加油鼓劲;也有不少人表示,有些年轻人不是这样的“后浪”,承受不起这样的夸赞。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人给予年轻人充分肯定”、“也有不少人表示”,便是体现了辩证思维的词句。
一般而言,辩证思维涉及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关系的思考;青岛一模题侧重向外看,二模题侧重向内看。考生要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包括在时代、家国、社会中的位置、责任、使命等,也包括个体理想、抱负、人生、生活等方面。
如果说,以上这两道题,在题目中已经暗示了学生需要运用辩证思维,那么下面这道高考题,暗含的辩证思维就比较难了。
2017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如果能审出其中暗含的一些辩证思维的话,会让作文提分不少。
例如,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均可体现辩证思维。
03
如何在作文中体现辩证思维
作文中出现辩证思维,是作文思想深刻的一个表现。如何在作文中体现辩证思维?
请用这5招:
1.搭建“究其原因(根源)”类词语支架,追根溯源,因果分析
在行文过程中,要学会用好“原因在于”“究其原因”“是因为”之类的原因词语,拎起议论说理的原因分析、溯源探究。
例如有篇作文要求针对社交媒体几乎都是正能量满满的“点赞派”发表看法。看法无非是支持“点赞派”和反对“点赞派”两种。这时,可以用“究其根源”词语拎起深入分析:
支持“点赞派”:之所以“点赞”,究其心理根源是出于欣赏、赞同与鼓励;点赞好比竖大拇指一样在表达赞许,亦像握手和鼓掌一样在传递温暖,是以一种简洁直观的方式表达某种社会共识,表明价值观的契合和情感的共鸣;点赞也是一次网络空间里简单而愉快的相逢,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抱团取暖;不约而同点赞,则意味着心有戚戚的认可,更意味着携手同心的默契;点赞的流行,实质上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在不断积聚。
反对“点赞派”:之所以反对“点赞”,是因为在漫天飞舞的点赞图标中,海量点赞本质上已固化为一种习惯性动作,“点赞”功能退化成了“已读”功能;点赞不再是发自内心的赞许,更多的是源于一种情面上的认可,或是礼节上的表态,甚至是源于盲目的从众心态,泡沫化的点赞已将点赞沦为了一种廉价的社交工具,沦为了巩固世俗人情的工具,沦为了奉承与迎合的工具。
2.搭建“反观当下”类词语支架,联系社会现实,进行针对性分析
在写作中,论述如果转入阐述现状,常见的切入语就是“反观当下”,或者变化为“拎清现实”“让我们看看现实吧”。如2019年江苏卷优秀作文《调和艺术》片段:
反观当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学着去经历各种不同的事情呢?越来越多的“佛系”青年只愿岁月静好;流行的“丧文化”总是以悲观消极的态度对待世界;“愤青”则只会以极其激进的观念指责世界。太多的人希望能够以一种永恒不变的方式生活下去,所以这些人的人生是如此相似,如此普通。
3.搭建“诚然”“固然”“当然”类词语支架,进行辩证分析
围绕论点摆出某些观点(或论据)以后,既承认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又辩证分析其不合理不恰当的一面,通过对比衬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前面所述内容的审视拷问和拨转反证。例如:
诚然,教师节开庆祝大会,表彰一批优秀教师,电视报刊大力宣传尊师重教,确实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也是社会尊师的重要举措……但是……
诚然,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物质上的财富使人们迷失了人生旅途中的坐标……但是,仰望历史的星空,我们依然……
4.搭建“对于……(来说)”类词语支架,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
深入论述一个问题,往往要考虑到问题涉及的诸多方面,我们借助“对于……(来说)”的句式,就可以进行多方面论述,增强论述的全面性和辩证性。
例如,以“尊师面面观”为题来论述,运用“对于学生……真正的尊师,是万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