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小猴子下山》
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本册是低段的第二期,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目标:
会认“猴、结、掰”等生字,会写“块、非、常”等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讲述故事。
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课文,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手回家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呀?快来跟小猴子打个招呼吧!小猴子在山上待久了,想吃好吃的了。于是,他就下山来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小猴子下山,齐读课题。(它的名字,读的好听一点,读的活泼可爱一点 )“猴”的偏旁是什么?读了几遍呀?这篇课文有五个自然段呀?生字词圈出来了吗?
自读课文 学习生字
想再读读这个故事吗?
自读故事
检查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