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

151阅读 | 6收藏 | 1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1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2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3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4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5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6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7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8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9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doc第1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请旨定夺 上传于:2024-06-06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 问题的提出: 中学生逆反心理面面观 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遇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好为不利的。 ⒈盲目性。中学生阶段是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性之,凡事无论可行与否,只要想干,随心所欲,不想后果,缺乏冷静的思考。 ⒉社会性。现在是中学生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 ⒊感应性。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老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把自己的要求说成没必要,我行我素。学生极易相互感应。 ⒋要变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强烈,但观点.信念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多种多样。所以,想独立并不易做到,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是可以对学生的能否心理实行有效控制的。 调查的资料: 中学生逆反心理与德育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心的反向力量,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现在中学生身上比较突出,尤其突出的反映于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中。 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有关,一是与德育工作中的“假.大.空“有关。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影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还是不陈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假.大.空”的反科学现象,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不相信德育的心理,这样反复几次,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对抗的情绪。某校在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中,忽略了时代对中学生的影响,低估了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空泛的讲道理,举一些陈旧的事例。有一个出身领导干部家庭的学生说“给我爸行贿的都是当官的党员,他们有什么好?”此言一出,许多显示倒成了他的拥护者。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它削弱乃至葬送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对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有极大的副作用,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纠正有逆反心理者的这种不科学的心理。 首先,要向中学生讲清楚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他们树立实践是捡查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某校组织过一次“逆反心理会诊“的专题,给中学生提出这样一组问题:5年前,父母在你心中怎样?现在你怎样看待父母?为什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看法是否成熟?然后类推到德育工作中,有效地剥削了中学生在接受德育中的逆反心理。 其次,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切忌虚假、空泛、唱高调。要将理溶于请情中,是使中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同样是“热爱党”的教育,我校请一位老党员做报告。这位老党员当了20年中学校长,培养成材的人成千上万,可自己唯一的女儿至今还是农村户口,还在农村务农。 老校长的自述入情入理,真实可感,学生们服气,增强了对当的感情。 另外,得体有度地利用逆反心理来消除逆反心理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有一则成功利用逆反心理作活广告的轶事对我们不无启发。某酒厂在闹市处设一酒坛,上写“不准往里看”的字样,国王的行人偏往酒坛里看,这一看,就闻到了酒的醇香,进而将注意力转到了“这是什么酒?哪个酒厂酿造的?”的思路上来。这比“请闻我们的酒”的广告效果要好的多。 总之,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生理的社会的原因,那么,我们在消除这种心理时,就应该从生理和社会的角度多想办法,想好办法。 问卷调查 题号 题目 选择 1 我的家人彼此之间都关心对方 2 我认为我的家人都是很好的 3 我家里的人常常和我过不去 4 我真的很喜欢我家里的人 5 我很依赖我家里的人 6 我一般不在乎是否和我家里的人在一起 7 我希望我不属于我的家庭 8 我和家里的人相处的很好 9 在我的家庭中,争吵的太多 10 在我的家庭中没有亲近感 11 我感觉在家里想陌生人 12 我的佳人不了解我 13 在我的家里存在着太多的怨恨 14 我的家人彼此相处的很好 15 凡是认识我们的人,都是尊重我的家人 16 我的家庭似乎才能在着许多诚实与裂痕 17 我的家庭充满了爱与关怀 18 我的家人相处的非常愉快 19 我的家庭生活通常是不愉快的 20 我的家庭带给我极大的喜悦 21 我以我的家为荣耀 22 别人的家庭似乎比我自己的家庭要愉快 23 家庭对我是快乐的源泉 24 我感觉被家庭所忽视 25 我的家庭是不愉快的 说明:以上这些问题,是关于你对家庭生活的看法和感受的,答案无所谓对错,关键是要表达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请仔细地阅读每一个题目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1=根本没有过、2=很少有过、3=有些时候会有、4=基本经常会有、5=几乎常常会有。 评价标准:该问卷的计分,分散步进行。首先,将你所选择的*号的题目的得分累计起来,最后将两者得分相加,然后再减去25分,这便是你在该问卷中的有效得分。 注:得分在50~60之间的是属于比较爱家庭的,叛逆心理产生在家庭方面的原因较少的一种情况,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家庭充满了温暖与爱,30%的学生认为家庭环境不是很好,而20%的学生没有表示。且在这30%的学生中有将近80%的同学性格孤僻。 分析: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诸多国际关系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培养人才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逆反心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存在的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并学习有关心理学理论。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 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其实质在于突出主题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同时逆反心理也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二、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点: 1 超限逆反 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2 情境逆反 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要求不相符合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 信度逆反 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 4 禁果逆反 5 自主逆反 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 6 归因逆反 即他人的说教、做法并无错处,而动机不良引起的逆反心理。 7 失衡逆反 信息传播者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 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性格逆反即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少不随意就对抗他人。 三、逆反心理的成因 1 哲学依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