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检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耒”是中国古代一种木制的翻土工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在田里除草)、“耦”(两人并耕)、“耧”(播种工具)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
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
2.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3.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知( )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供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庞公夫妻相敬如宾,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秉耒把锄。”
[东汉]王充《论衡》
A.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D.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4.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诗云:“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5.我国古代农业单产比西欧古代和中世纪高得多。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西欧粮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西欧粮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精耕细作下的农业经营
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D.焦炭冶铁技术提高了农具质量
6.据记载,明代后期的青浦县“男耕女织,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棉花、弹棉花多由男子来承担,农闲时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出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7.《西方文明史》载: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内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水力驱动机器的地方。最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这说明( )
A.家庭生产逐步向手工工场生产过渡
B.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家庭手工业
C.技术革新推动了劳动场所的调整
D.蒸汽动力逐步替代手工纺织劳动
8.法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倒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容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 )
A.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
B.开创了精细生产分工的模式
C.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
D.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
9.19世纪,英国工厂制度盛行。工人进厂、出厂、饮食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聊天、吹口哨、唱歌也是被禁止的。工人必须紧跟机器的运转速度进行操作,脑、眼、手、脚都要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不可有片刻松懈。工厂的规定( )
A.体现出劳动者的悲惨生活
B.有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C.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D.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10.19世纪,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1852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报时系统;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划分全球时区序列的基础。这说明( )
A.英国在确定国际标准时间上占主导地位
B.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地理学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革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时间的标准化是工业化造成的趋同效应
11.184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又出台了《河流防污法》。这一系列法律文件颁布的主要背景是( )
A.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B.英国政府重视社会立法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工业发展造成严重污染
1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
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
B.战争加速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
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3.我国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快,智能社会形态逐渐显现,数字经济不断壮大,呈现出蓬勃兴起的良好势头。这说明( )
A.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
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信息技术推动了经营方式的革新
14.下表是1946年到1975年法国各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变化,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46
36
32
32
1954
27.3
35.4
37.3
1962
15.7
39.6
44.7
1975
10.1
38.5
51.4
A.产业结构逐渐失衡 B.服务业阻碍其他产业发展
C.第二产业发展缓慢 D.产业转型加速了社会分工
15.下表是创刊于1981年的关于科技管理、创新、改革等动态的学术类核心期刊《科技管理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据此可知,新时期( )
《科技管理研究》1981-2015年刊文关键词频次统计(部分)
1981-1991年
1992-2010年
2011-2015年
1981-2015年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科研单位
108
技术创新
405
技术创新
166
技术创新
579
科技体制改革
100
对策
250
对策
141
对策
391
科研成果
82
高校
225
影响因素
130
高校
303
基础研究
79
自主创新
198
创新
95
创新
279
科研管理
78
创新
184
产业集群
95
自主创新
265
A.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B.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C.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发展
D.对外开放助力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0分,共计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匐蓑、秧马等。“代耕架”是一种以人力代替畜力的耕地器械,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 270处,清代3 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钦定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饲料栽培、家畜饲养等。
——整理自《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华文化通志》等
材料二 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改良农具方面英国也走在前列,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力推动。早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启示?(4分)
17.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由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二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材料三 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4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6分)
18.社会的变迁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
时间
1750年
1800年
1850年
城市人口(%)
21.0
27.5
52.0
农村人口(%)
79.0
72.5
48.0
——摘编自高德步《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论近代英国的经济革命》
材料二 工业发展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变化,最终把这个以乡村为主的国度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1850年,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过1万人的“大”城市,不到总人口的5%。这一现实在以后的50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00年,人口超过1万的城市达38个,大约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城市。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移民、欧洲的投资和北美消费基础的全面增长,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展。——摘编自《全球城市史》
材料三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摘编自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王毓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近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城市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3)材料三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摘编自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10分)
答案与解析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检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耒”是中国古代一种木制的翻土工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在田里除草)、“耦”(两人并耕)、“耧”(播种工具)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
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
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抑制商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由材料“用犁松土”“在田里除草”“两人并耕”“播种工具”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技术,而非农业管理方式,故D项错误。
2.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使农业生产由集体劳动到个体经营,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故选B项。
3.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知( )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供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庞公夫妻相敬如宾,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秉耒把锄。”
[东汉]王充《论衡》
A.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D.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 A
解析 三则文献都体现出以家庭为单位、男女分工合作的经营模式,故反映出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故A项正确。
4.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诗云:“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说的是水车,其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故B正确;唐代的筒车属于农具自动化,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故A、C错误;水车的使用离不开水源,故D错误。
5.我国古代农业单产比西欧古代和中世纪高得多。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西欧粮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西欧粮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精耕细作下的农业经营
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D.焦炭冶铁技术提高了农具质量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粮食收获率要远远高于欧洲的粮食收获率,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这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故B项正确。
6.据记载,明代后期的青浦县“男耕女织,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棉花、弹棉花多由男子来承担,农闲时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出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答案 B
解析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下的劳动分工为男耕女织,但随着手工棉纺织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家庭内部劳动力的分工发生变化,进而出现了材料中“男纺女织”的现象,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家庭内部男女分工,并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的夸大,故排除。
7.《西方文明史》载: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内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水力驱动机器的地方。最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这说明( )
A.家庭生产逐步向手工工场生产过渡
B.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家庭手工业
C.技术革新推动了劳动场所的调整
D.蒸汽动力逐步替代手工纺织劳动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设立在作坊内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水力驱动机器的地方”“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等可知,随着机器的使用及机器动力的变化,劳动场所也不断发生变动,这说明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劳动场所的调整,故C项正确。
8.法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倒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容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 )
A.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
B.开创了精细生产分工的模式
C.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
D.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题中的工厂制度与英国的工业革命有机结合起来,推理得出工厂制度的建立推动了机器化大生产的普及,C项正确。工业革命之前,手工业作坊就已实现集中生产,A项错误;工厂中存在分工,但此时并未达到精细生产分工的程度,B项错误;流水线作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项错误。
9.19世纪,英国工厂制度盛行。工人进厂、出厂、饮食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聊天、吹口哨、唱歌也是被禁止的。工人必须紧跟机器的运转速度进行操作,脑、眼、手、脚都要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不可有片刻松懈。工厂的规定( )
A.体现出劳动者的悲惨生活
B.有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C.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D.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对工人进、出厂房及工作状态等的具体规定体现了工厂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厂使用机器大生产,效率高、节奏快,不容许工人们在工作中马虎大意,以防带来一些安全问题,这些规定契合了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的要求,故C项正确;劳动者的悲惨生活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和英国城市化进程无关,故B、D两项错误。
10.19世纪,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1852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报时系统;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划分全球时区序列的基础。这说明( )
A.英国在确定国际标准时间上占主导地位
B.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地理学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革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时间的标准化是工业化造成的趋同效应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信息“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1852年”“1884年”等可知,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时间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故D项正确。
11.184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又出台了《河流防污法》。这一系列法律文件颁布的主要背景是( )
A.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B.英国政府重视社会立法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工业发展造成严重污染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正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工业污染,才使得英国政府被迫频繁出台相应的社会立法,故D项正确。
1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
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
B.战争加速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
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答案 B
解析 材料描述的侧重点并没有体现“双刃剑”的意思,故A项错误;材料列举了三个事例,共同点在于新科技出现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用于战争,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战争胜负”的信息,故C项错误;二战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故D项错误。
13.我国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快,智能社会形态逐渐显现,数字经济不断壮大,呈现出蓬勃兴起的良好势头。这说明( )
A.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
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信息技术推动了经营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