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

88阅读 | 3收藏 | 1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1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2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3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4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5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6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7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8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9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10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11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12页
2022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精品学案 (含答案)(新高考).doc第1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今夜不让你入睡 上传于:2024-06-24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导学案 【知识梳理】 文化常识包括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此题主要涉及科举制度、庙号、王位继承、政府机构等知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 嘉:赞美。 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 荒:荒年,收成不好。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 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忤:违反,抵触。 牾:逆。 24.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劾:揭发罪状。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25.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诅:诅咒。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29.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祚:福;帝王。 践祚:即位。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诘:责备,追问。 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 恚:恨、怒。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导学提示】 考生解错古代文化知识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是积累不够;二是理解不准确,不能准确分清皇帝的年号、庙号等;三是不注意结合文意理解古代文化知识,忽视选文内容对某文化知识的提示等。在复习中注意: 1.注重积累,分类记忆。一是根据教材注释积累,对教材注释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分类记忆。如教材对特定时间的称谓的注释:①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如“朝菌不知晦朔”(《逍遥游》)。②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③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④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如“奄奄黄昏后”(《孔雀东南飞并序》)。⑤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也指夜深人静的时候。如“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并序》)。二是根据备考资料、文化知识图书积累,进一步扩大积累范围。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