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有效惩罚四原则
杨青宝
一、适度强化原则
案例:在学生分组进行火车赛跑游戏时,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间的配合和加强下肢力量。比赛结束后可以对输的组进行下肢力量专门性惩罚,可以选择10个蹲起的形式进行惩罚。采用这种力量练习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下肢力量的,但教师要合理安排蹲起的数量。
分析:火车赛跑游戏主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发展其下肢力量。完成游戏后,输的一队输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个别学生的下肢力量较差所导致的。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可以采用发展下肢力量的方式适度惩罚输的队伍。
二、适时缓冲原则
案例:“推小车”游戏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的有效方法。一般采用组间竞赛的形式进行。但有的组学生因为上肢力量较差等原因,不能快速地完成,导致输掉比赛。游戏结束后学生上肢极度无力。教师在选择惩罚方式时可以选择让失败组学生集体做身体过电抖动的动作。
分析:学生进行“推小车”游戏是对学生上肢力量的考验。因此,作为体育游戏的组织者的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结束后的惩罚需要避免体力惩罚,采取集体过电抖动的动作非常诙谐搞笑的,能够使参与的学生的上肢疲劳快速恢复,同时,此动作引人发笑,使观看的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
三、开放创新原则
案例:课堂中,学生正围成一圈做“喊数扶棍”游戏。此游戏主要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热身。失败的同学要做一个引人发笑的的动作或声音。一般失败的同学都是模仿大猩猩的捶胸的动作,或是模仿小猫声音,逗人发乐。时间久了,大家感觉很没意思。这时一个平时演过赵本山小品的同学却即兴发挥,用一只脚缠在棍子上,学起了瘸子,并把眼睛闭上表现出盲人的模样。一瘸一拐的走过来,大家哄堂大笑。
分析:这名学生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