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法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运用(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操作法是指幼儿通过自身操作教具、学具等各种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经验、知识的一种方法,是发展幼儿感知与思维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幼儿教学;操作法;主动实践;有机结合
操作法是指幼儿通过自身操作教具、学具等各种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经验、知识的一种方法。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几乎离不开操作法教学,它是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索、主动活动的一扇智慧大门。幼儿的很多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正是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如果仅给幼儿以语言讲解,而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将抽象的数字符号强加给孩子,那么幼儿并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概念,这与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感官认识论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近几年来,如何在数学中正确运用操作法,让幼儿在自己的具体操作中使数学知识技能得到发展、喜爱数学活动呢?笔者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培养兴趣是数学操作活动的基本前提
数学是比较枯燥、单调的,数学中的数量、时间、空间等知识,幼儿难以理解。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幼儿学习初步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积极因素。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