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经济学自考论文

196阅读 | 7收藏 | 1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1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2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3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4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5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6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7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8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9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10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11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12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13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14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15页
经济学自考论文第1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且亟待解决 (一)自身质素不高,技术创新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综合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在下列几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严重不足。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资金紧张的最重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畅。此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也是造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二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严重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据有关调查,目前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1%,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为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的为47%,处于国内落后水平的为11%;大部分企业对现有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状态的评价一般,只有1/3的企业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最缺乏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的缺乏往往同时意味着在信息方面的缺乏,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信息方面的劣势表现得更为明显。三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性较大。 (二)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心头之痛。 从内在原因分析,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质素不高。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内因主要有:产权制度不明晰;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账目透明度不高;财务数据失真,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自身实力有限,固定资产数额较少等。中小企业的自身缺陷导致其社会信任度低,融资十分困难。 从外在原因分析,是法律和金融扶持不足。首先,银行缺乏利益驱动。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金额目前仅14.7%,中小企业被迫高息吸收民间资金。银行业普遍强化了信贷管理,以规避贷款风险为第一原则,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在同等数额上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贷款成本高使银行缺少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益驱动。其次,由于证券市场发育滞后,广大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民间借贷目前还处于非法阶段,既缺乏法律保障,又有很高的融资成本,满足不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据有关机构对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最新调查,有6成的中小企业感到资金紧张,其中民营中小企业接近70%的资金需求来自股东个人积蓄和内部员工集资;从金融机构融资的利率,小于5%的企业比重为7%,在5%-10%之间的为69%,在10%-20%之间的为13%,在15%-20%之间的为6%,有5%的企业融资利率大于20%,说明中小企业的整体融资成本是比较高的。 (三)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长期和系统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独立的系统机构从事中小企业这一群体的管理。而发达国家像美、日两国分别设立有中小企业管理局和中小企业厅,作为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的专司机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国家成立专司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以便从政策的制定、产业规划发展的拟定、结构的调整、产业信息与市场信息的提供,开展技术指导与咨询上,进行统一的宏观管理。而各省市自治区的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工商管理局及中小企业协会等机构,只是从区域上、行业上对本区域的中小企业加以管理的,而并非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不同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面临新压力不容忽视 目前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包括土地的制约,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中小企业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次贷危机,信贷收紧等。 (一)从国际环境看,美国次贷危机使出口面临困难。 最新实证研究表明,如果美国进口下降10%,中国出口将下降3.5%,如果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0%,中国出口将下降7%,若汇率升值幅度为20%,则中国出口将下降10.5%。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放缓将导致中国外部需求明显下降,出口面临重大挑战,而这无疑将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出口构成挑战。 (二)国内的诸多因素也对中小企业的出口带来制约。 这些市场和政策因素可以概括为“四升、一降、一紧、一严”四个方面。“四升”包括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原材料和燃料成本上升,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上升。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尤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自去年3月18日人民银行首次调整银行利率以来,截至去年12月21日,经过连续6次调整,人民币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经上升到7.47%。中小出口企业获得1年期贷款的利率达到10%以上。"两税合一"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上升也会对出口产生影响,因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占很高比例。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12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为6955.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2180.2亿美元的57.1%。"一降"是指出口退税下降。"一紧"指银行信贷紧缩导致中小出口企业获得融资非常困难。"一严"则指包括劳动合同法在内的行政监管对出口行业比过去严格多了。 外部冲击和中国本身进行的贸易、投资、汇率政策和要素改革等内部改革同时发生,对中小出口企业的打击比较大。如果中小企业出现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用工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减少多重压力的情况,会使一批中小企业处境艰难,有可能大量裁员或停工停产。据报载,目前广东省已有上千家企业关闭或转移,华东地区的纺织中小企业也出现告急局面。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并提出有效应对方案和措施。 三、从国内环境看,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 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1.23 :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 0.66 :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企业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有关数据,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仅占8%。这表明,在企业规模上,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约是中部的2.5倍 、西部的8倍。实践也表明,选择东部中小企业作业重点试区,就为试点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小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 此外,地方企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决定了其要么成为大企业的摇蓝(即小巨人);要么成为大企业的伙伴。 综上所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要注意调整好五大关系;一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吸纳劳动力与科技含量的关系;三是点与面的关系;四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五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处理好上述关系,把握好重点才能在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中小企业发展前景。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分为国有和民营两大类别,中小企业至少目前看来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由于是私人投资、或者私人合伙投资,资金来源比较狭窄,所以创业初期并且维持正常运作和资金周转的钱都必须通过银行贷款;第二,因为中国内地占85%的农民阶级属于低收入阶层,实际上中国内需是严重不足的,所以这类企业的利润来源往往是通过出口;第三,这类企业降低成本的方式是通过廉价劳动力实现的;第四,这类企业因为受到公、检、法的“保护”,仅有的利润还要打折,因此为了尽可能抬高利润,或多或少跟地方政府都有关系。以上四点,便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基本特征。    正是基于这些特点,这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受到诸多制约。就第一个特点来说,一旦国有银行收紧银根,提高利率,他们的资金链条就要受阻,生产和销售计划就要打乱,工资水平就有下调的压力导致员工积极性减弱,另外,这类企业因为自身发展的压力,往往以利润为中心,不顾及环境与资源的承载力,所以只要政府在环境政策和新劳动法等方面稍稍变色,很快就会有很大反弹;就第二个特点来说,因为销售渠道都是外贸,所以一旦国外消费下降,就会严重波及到此类企业的销售业绩,对外贸的依赖性越强,公司业绩对国外消费变化的弹性越大;就第三个特点来说,这类企业通过压榨工人节约成本,导致大量工人的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对促进中国内需也毫无帮助,而这又反过来使得该类企业更加依赖外贸,为了在外贸上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还是得继续压榨工人,迫使工人消费能力始终上不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就第四个特点来说,由于公、检、法的“保护”,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和地方政府处理好关系,因此有时其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仅仅依靠市场获得的,而掺杂了行政的力量,这样如何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就成了这些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程,而忽略了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则,长此以往,对建立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总体上是不利的。    下面再一点一点地说。关于第一点,就是国有银行贷款的问题。刚才说了当国有银行收缩银根、提高利率的时候这些企业的资金运转马上出现困难,但是国有银行之所以采取这些步骤的原因除了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如控制投资过热、减少货币发行以外,国有银行自身的呆账率恐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国有银行呆账率反映出国有银行亏空的程度。国有银行为什么会亏空,这须从中国国有银行性质来看,在中国,国有银行是名副其实的“政府的银行”,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的钱都存在那里,但中国跟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政府出于需要可以随时到银行提款,而无需繁琐的手续,大不了开一张银行借据,后来发展到政府官员可以通过个人以政府名义到银行提款,而银行系统对于政府部门是下属单位,基本上没有监督权,甚至国有银行的负责人大量就是政府官员。中国脆弱的 HYPERLINK "http://www.studa.net/finance/" 金融监管系统和政经不分家的现实也对政府官员的腐败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国有银行除了充当政府部门的提款机以外,有一项主要职责就是对中小 HYPERLINK "http://www.studa.net/company/" 企业提供贷款。但一项本来由银行、中小企业参与的博弈,一旦有政府部门的参与,就打破了这个双方博弈的格局,就会给国有银行,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举房地产的例子说明。大家知道 HYPERLINK "http://www.studa.net/china/" 中国土地是国有的,在政府招标土地时出让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1982年的宪法,其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HYPERLINK "http://www.studa.net/nongcun/"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 HYPERLINK "http://www.studa.net/Law/"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把“土地国有”写到宪法里,足见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重视程度。而针对房地产商的土地招投标会上的博弈双方分别是政府和房地产商。对于政府而言,面对最多投资者当然最理性的选择是出价最高者,而众房地产商为了得到这块地皮会争相以高价收买,因此政府愿意要高价,房地产商愿意出高价,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游戏,结局没有什么悬念。但是地价越高,房地产商开发楼盘的成本就会越高,他会通过两种手段把这一高价压力转嫁出去,其一是找国有银行贷款,其二就是推高房价。而在中国有限的需求面前,房地产商的银行贷款不可能马上还清,而开发楼盘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又面临银行的巨额利息。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压低施工队工资,偷工减料的事情是可想而知的。有绝大多数开发商在竞标时并没有考虑日后是否能还款的问题,先中了标再说,为的是能够尽快获得一块地皮的经营权,然后找国有银行贷款,只要钱拿到手,就不管是否还得起了。事实上,很多地商通过跟政府部门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可以很轻松的获得贷款,而且因为有政府部门的撑腰可以在还款问题上态度暧昧,最后在楼盘销不出去时,留下了银行的一笔笔呆账坏账以后大赚一笔走人。但那些不能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企业,不要说不能分到国有银行手里这块蛋糕,甚至无法获得中标的机会,因此 HYPERLINK "http://www.studa.net/fazhan/" 发展就尤其艰难。因此,只要一个理性的政府部门存在,从它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角度来说,它是希望土地转让费是最高的,而这个价格就成了房地产虚高的根源所在。房地产居高不下也提高了其他非房地产类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为不管是实体企业的厂房,还是虚拟企业的写字楼,无一不受到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这就造成他们生存环境的极端恶劣,严重遏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除非政府降低土地价格,而这样一来就不是由市场决定开发商的收益,而是多半由行政决定了,这对于健全中国市场 HYPERLINK "http://www.studa.net/Economic/" 经济体制同样是不利的。    第二点和第三点可以联系起来说。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面向外贸的,一旦国外发生经济危机,这些中小企业生存环境马上就恶化,结果是内需的进一步萎缩。究其原因,从纯市场角度分析,是由于中小企业长期奉行的廉价劳动力方案,这一方案忽视了中国潜在的消费人群,把他们长期置于消费能力薄弱的地位。但若深究起来,中小企业之所以不断压榨工人也是迫不得已:    我们把中国所有中小企业看成一个博弈的各方,显然只有大家一起提高工资,才是最好的状态,在理想状态下,如果大家都提高工资,只要有一家继续压榨工人,那么他的收益将是最大的,因为他不仅在成本上占优,别的企业工人有钱了更多地买他的产品又会大赚一笔,而其他企业仅仅只在别的企业工人有钱了会更多地买他的产品上赚,在成本上是没得赚的,所以就迫使第二家企业也效仿这家压榨工人的企业,继续压榨工人,然后第三家、第四家也会接踵而至,形成很快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大家又会回到原始状态,即全部压榨工人,这样工人的消费能力便始终上不去。而政府部门的介入是打破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政府给提高工资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这样就可以提振企业的信心,使它们觉得提高工人工资的总体收益更大。笔者相信,所有企业都提高工资时,国家的总收益将是最大的,因为工人消费上去了。只要内需上去,中国的中小企业就可以搞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完全可以解决,而这里面最为关键的就是政府的作用。不过说到底,政府的支持也是通过国有银行实现的。如果国有银行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