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历史教学 提高历史成绩
新课程实施以前, 为了应试教育, 教师们大都分是以讲解
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死记硬背
这样历史课就显得枯燥无味, 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睦睡。然而
新时期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
呢? 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
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
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
力。一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
势,才能在 45 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的应试教育中
取得良好成绩呢? 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儿感悟
一、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机械地传递知识而是一名学习的
向导和顾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
“伴奏者”的角色,从“塑造”他们到“引导”他们。教师
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大了,做教师更“难”
了。应该怎样看待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呢? 教师首先是课程
的执行者,在这个前提下,还要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
者”和“开发者”。但是,教师研究,开发的内容不是课程
研究者研究和开发的内容。教师也是理论的“消费者”,同
时肩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创新义务。只有对老师的角色有正
确的认识才能在新课改中结出栋累硕果。因此,正确看待教
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之一。
二、走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毫无疑问,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
的。但一些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在教学中的做法是有失偏颇
的。他们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总想着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有前人不曾有过的结论。而事实上你要推翻现有的结论,必
须有足够的材料说明,否则很可能犯错误。学生的特点是:
好奇心强,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接受能力强,容易
吸取各种知识,模仿成年人的举动;可塑性强,容易按照各
种模式进行塑造。教师要有轩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地进行教
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历史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原来的机械学
习、个体学习和被动接受学习的旧方式,积极地倡导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胃新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有
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要实现有效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也要贯彻学习方法的
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能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所学内
容。根据我这几年的教学,总结了几点学习历史的方法:
1. 背好知识点。我们这里的历史考试采取开卷考,许多
学生就以为开卷考不需要背,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因为知
识点不会主动跑进大脑,所以你没有适当的背诵是不合适
的,只有青一些,头脑才能形成更多印象。当然要背也不是
说所有内容都背下来。需要背的是简单的、重要的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的所在地一一就是在课本里。
2. 建立知识线索。要更准确地掌握所学内容,有一定的
线索是很有帮助的。线索清楚,人往往就知道课本内容的核心
意思,想要查阅也就比较迅速。因此,历史教学中一定要给
学生渗透知识线索的指导。这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必须把课
本内容讲清楚,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把握相关内容,然后就
能理出每一课的相关知识线索,知道每一课由哪些方面组
成,每一方面又分为几点来讲解。这样,学生的头脑里有了
相关线索,需要查阅的时候,只要回想一下,很快就能确定
所考内容在哪一课,也就能把答案确定下来。这样就实现了
学以致用,也体现了”有效”。
3. 理解为具体事件。我们都知道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按
历史的角度来看,则可概括为原因、时间、地点、人物、内
容、结果、作用、影响、启发等方面。在教学中,我们指导
学生每学习一课之后,就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