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2021届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四大题,20小题。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卷面整洁。
3.请将学校、姓名、班级等信息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5分)
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与探究(17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4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dàn(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zài ( )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hài( )浪, 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洽是百年风华。我们bǐnɡ( )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请在空白处填上符合语境的诗文名句。(10分)
青春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她从蒹葭苍苍、呦呦鹿鸣而来。每个人都无法逃离时间的约束和考验,但勇于拼搏、充满渴望、永不止息的心灵,将始终青春洋溢、生生不息。青春是豪情满怀,是杜甫发出的“(1) ,(2) ”的誓言(《望岳》);青春是志存高远,不囿于眼前的得失,是诸葛亮“(3) ,(4) ”的劝告(《诫子书》);青春是刚劲坚贞,是刘桢“(5) ?松柏有本性”的勉励[《赠从弟》(其二)];青春是乐观旷达,是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6) ”的豪迈[《秋词》(其一)];青春是不畏艰险,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7) ”的希望,[《行路难》(其一)];青春是老而弥坚,是苏轼“(8) ,左牵黄,右擎苍”的狂放。(《江城子·密州出猎》);青春是败而不馁,是文天祥“(9) ,(10) ”的必胜信念。(《南安军》)。
3.下面是毛泽东亲笔写给宋庆龄的书信,邀请她赴京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堪称古今中外政界书信往来之“绝唱”。根据你的理解,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
敬颂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日
A. 整封信满含着主席对宋庆龄的崇敬。“先生”“违教”“亟待商筹”“敬希命驾莅平”“至祈勿却为盼”等用语,都饱含写信人对收信人的敬意。
B. 主席专门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既符合国家的礼仪,又体现出毛主席对宋庆龄的敬重和诚挚邀请的盛意。
C. 信中没有专门语句展望美好的未来,却蕴含着对新中国未来的高度负责和向宋庆龄“请教”“建设大计”的高度重视。。
D. 古人云: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毛泽东的草书,胜在气场,有一种纵横恣意的大气磅礴,体现了伟人的神采和情怀。
三、阅读(60分)
(一)名著阅读(12分)
4.在中考名著专题复习中,老师布置了“经典作品”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12分)
“经典作品”阅读任务单
我的摘抄
(1)请为“我的摘抄”填写正确的出处。(填写序号)(3分)
①《创业史》
②《 ▲ 》
③《 ▲ 》
④《 ▲ 》
①秋天,互助组获得了大丰收,蛤蟆滩的统购统销工作也提前完成。他的威望不断提高。后来,他们又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农业社——灯塔社。
②他出生在一个黄土高原双水村贫苦的农民家庭,六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被推选为生产队长。在一位“二把刀”师傅烧坏了砖窑后,他又重新办起让四周人刮目相看的砖厂。
③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
④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弱、最省事的办法……”
我的笔记
(2)从人物、情感或思想等方面,任选一句摘抄做笔记。(3分)
示例:我选择摘抄①,梁生宝是农民的样板,他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有舍小家为大家以谋求共同富裕的创业观,为人厚道仗义克己利人,心胸开阔,有很高的威信,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甚至不理解的事业,他是民间意义上的英雄,有草根英雄气度。
我选择摘抄 ▲ , ▲ 。
主题归纳
(3)请选择任一主题,结合其中一本名著,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3分)
主题A:在逆境中重生 主题B:为理想而奋斗
我选择主题 ▲ ,理由: ▲ 。
策略反思
(4)摘抄和做笔记的方法,对我们阅读“经典作品”有什么帮助?(3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8小题。(16分)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9年,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
5.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3分)
6.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3分)
7.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8.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6分)
非文学作品阅读(15分)
材料一:
那些口口声声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
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
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因为你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选自《后浪》有删改)
材料二:
曾几何时,一些人对年轻人“看不惯”,觉得他们“不着调”,有的甚至给年轻人打上“堕落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等标签,感慨一代不如一代。实际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会以一代人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 4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有1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00后。若放在十多年前,一些人恐怕很难料想到,某一天,那些被他们称作“小皇帝”的一代人竟成为抗疫战场上的白衣天使,成为危难当中的真心英雄,成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精神的践行者。有人感慨地说,疫情中发现90后、00后突然长大了。其实,不是他们突然长大了,而是很多人对他们缺乏足够了解,疫情中的“现场直播”纠正了固有的偏见。
(选自《光明日报》5月6日,有删改)
材料三:
前浪、后浪不是物理学概念,而是社会科学概念。后浪意指一种推动社会朝着更繁荣、更自由的方向前进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出现是思想的产物,我们把那种更有助于自由、公正与繁荣的思想称为“新”的思想。当这种新思想被很多人接受,成为潮流,具有改变的力量时,就构成了“后浪”。因而,所谓的后浪推前浪,就是指在这种“新”的思想所产生的潮流的激荡下,那些束缚创造性的思想与制度被涤除,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长江后浪推前浪”并不会因为年轻一代取代年老一代而自动实现,社会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自动进步,社会进步是在思想进步的推动下实现的。当那种更有助于自由、公正与繁荣的思想成为一股潮流,取代了之前不利于自由、公正与繁荣的思想时,进步才可能出现。
所以,前浪、后浪和年龄无关,也和年代无关,只和思想有关。
然而,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思想没有什么用,科学才有用。他们把“后浪推前浪”视为科学的不断发展,这是错误的。科学发展只是思想进步的结果!科学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那些束缚创造性的思想和制度被“后浪”所消除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束缚个体创造性的思想与制度不被消除,那么社会进步将难以出现。
(选自朱海就《思想才是后浪》有删改)
材料四:
9.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说“我”和“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看待年轻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3分)
10.如何理解划线句“前浪、后浪和年龄无关,也和年代无关,只和思想有关”?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分析。(3分)
11. 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材料四的图表能用来证明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分)
12.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后浪”?(5分)
(四)古诗阅读(4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唐盛世因其文化昌明、武功强盛而国威远播。盛世之下,青年才俊文能兴邦、武能定国,让我们一同领略华夏儿郎的青春风采吧!
横吹曲辞·出塞
[唐]王 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横吹曲辞·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1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13分)
绍兴灯景
张岱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①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港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
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②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流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③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丈,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④,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
万历间⑤,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⑥。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今思之,亦是不恶。
(选自《陶庵梦忆》卷六)
[注释]①庄逵:四通八达的道路。②《四书》《千家诗》:“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为诗集名,旧时为儿童启蒙读物。③市廛(chán):商店集中的处所。④乔乔画画:此处指打粉。⑤万历:明神宗年号,公元1573 - 1620年。⑥蕺(jí)山:绍兴古城内小山。
1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故 盛 其 灯 更 于 其 地 斗 狮 子 灯 鼓 吹 弹 唱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故家家可为之( ) ②以佛图灯带间之( )
③锣鼓声错( ) ④而年来有效之者(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绍兴灯景之“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在文末写到“由今思之,亦是不恶”。结合你对张岱以及《陶庵梦忆》的了解,揣摩人物心理,说说作者此刻的内心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