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回归历史本真
------部编高中历史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悟有生命的历史,做有情怀的教师”是本人的历史教学理念,历史的生命
在于历史的人以及那个时代人创造的事,历史的生命还在于今人从古人处学习和领悟的道,历史的生命也在于课堂上老师、学生和历史三者之间生命的互相影响。因此,生命和情怀构成了课堂、教学、教育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学情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广州地区由于长期中考未将历史纳入升学考范围,因此,在初中开设课程、学校重视程度、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差强人意。而不同学校差异也非常大,名校大校会以国家课程开设要求开足初中历史课,其他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靠自筹经费的民办学校,对于中考不考科目几乎是不开设的。因此,同样一个高中课程,很难统一界定学情。只能说,高一学生经过初中比较系统学习历史,基本掌握历史的要素,不系统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线索。从基础知识到能力都非常薄弱。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初中部编教材绝大多数内容已经学过,比如明清易代、郑和下西洋等内容,初中已经涉及。高中教材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拓展,从内容前后联系来看,本课在中国史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明朝到清朝,既是封建王朝的鼎盛,也是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既是世界历史从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又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开始产生剧烈冲突时期。因此,讲清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四、2017年版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目标:
1、知道明清两朝易代时间、都城,知道明朝建立初期几位重要皇帝;
2、通过了解沿海形势和内陆边疆,知道明朝疆域范围;
3、掌握明朝政治体制变化的内容,能解释政治体制变化的原因,分析其影响;
4、在老师讲述郑和下西洋历史中,能辩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中国意义及世界意义。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明朝政治体制变化内涵;了解明朝经略边疆、海疆举措,认识中国领土主权范围。
教学难点:理解郑和航海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正确客观评价郑和下西洋。
七、教学思路
鉴于以上五个环节的分析,本人确定本课教学思路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聚焦核心素养。明清易代、海域范围及边疆范围都体现了浓厚的“时空观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时空观念”的培养应当是学生首要掌握的技能。本课“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本人拟在这一主题下,培养学生“史证意识”,通过呈现学界不同观点,让学生来思辩,从而形成辩证思维。
2、回归历史本真。历史的本真的回归其实就是在坚持“唯物史观”指导下,“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素养的具体体现。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与郑和下西洋都可以开展以上素养的培养。并且,遵循“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老师指导下,突出现今学生(人)与历史(人)的对话。
3、详略得当。本课内容太多,按40分钟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的。这就决定了教师要大胆取舍。本课将“倭寇”和“明清易代”作为简略内容处理,以学生自学或教师简明讲述而过。本课重点围绕明朝政治体制变化与郑和下西洋两内容精心设计,展开教学。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上呈现朱元璋的三副画像,设问:以下三副画像,哪副才是真的朱元璋?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般是要做到“引趣、激疑、点题”的效果,个人认为除了这三点外,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素养,导入还应当要有“历史味”或“历史感”,当然,朱元璋本身就是历史人物,本身具备历史感,但这只是表面,深层次的还应当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出发。三副画像出来后,不仅引趣,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更重要的是开篇即让学生感受“实证”。在学生发言中,老师简明讲述三副画像的由来,从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
呈现明朝前三代皇帝表,并梳理其关系。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不构建时空联系,任何历史事件就是孤立的,没有任何意义的。通过明初三代皇帝关系表,学生很快掌握了明初的基本框架,对三者的政治斗争也一目了然。
2、政治体制的变化
这一目内容是明朝政治史的重点,即从明太祖到明成祖,中央政治结构的变化,中枢权力的变化。由于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还是分析较为详细,因此,此处,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本描述,对中央机构用图示表达。然后要求学生从内阁的官名、职责、地位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历史解释。学生构建的图示如下: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教材信息,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让学生学会提取相关信息,对历史进行解释,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老师呈现郑和下西洋地图,从(1)郑和其人、(2)航海其事、(3)航海其意三个环节开展教学。其中前两个环节由老师和学生讲述为主,第(3)环节由学生讨论探究完成。
(1)郑和其人
材料: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 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立下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新传》李士厚著 晨光出版社2005年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成功人士的成功,一定是付出自己艰辛努力而获得的。
(2)航海其事
让学生结合地图,讲述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过,包括人员、物品、结果等。有学生回答:“1405—1433年,郑和28年7次航海,从南京出发,经东海、南海、印度洋。最远到达东非海岸,红海等地。访问过36个国家。”可以说是一种高度概括。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寻找资料,课堂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概括能力。
(3)航海其意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学界展开了很多研究,得出很多结论。如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形成自已对历史的判断。我首先呈现学界关于郑和下西洋目的的几种观点:
A.宣扬国威说 B.寻求长生不老药之说 C.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D.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E.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F.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继而呈现学者对郑和下西洋意义的观点:
A.著名明史专家刘重月先生认为:"15世纪西方各国也正在开展航海的探索活动,郑和下西洋实际上应该是那个大历史时代所具有的特征"
B.毛佩琪先生从小处分析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基于朱棣朱棣整体的政治目的,下西洋并非是孤立的事件,七下西洋是朱棣对治理明帝国政治理想的体现,这是一种国家力量的显示。"
C.柏杨先生说:"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D.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这样评价郑和的这次壮举,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知道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E.当代美国的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