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评价郑和下西洋。
2.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综合评价戚继光。
3.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领略郑和与戚继光两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结合课件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分析史料,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东非肯尼亚的墓碑、东南亚关于郑和的庙宇、地名等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所提“三宝”为何人,海外历史古迹纪念“三宝”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学生观赏图片,寻找共同信息,体会郑和在东非、东南亚地区留下的广泛、深远影响。
此环节意在引发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导入本课题。
案例主体
环节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教师提出问题:郑和为什么要远下西洋?
教师呈现明成祖朱棣的图片和明史中对于郑和下西洋的记载,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动机。
学生阅读史料,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提供材料,以问导学,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捕捉有效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