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
公开课上,张老师在教学《春笋》一文时,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
模仿春笋破士而出的情景。伴着录音机里播出的雷声、雨声、风声和轻音
乐,学生们做着睡觉、醒来、冲破泥土、抓翻石块、冒出来等动作,显出
十分高兴的样子。做了一次之后, 许多学生还嫌不够过瘾, 要求再做一次。
为了满足学生的“意愿",张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着学生们
的认真表演,张老师满怀激情地说道;“春笋们醒来了。它们冲破了厚厚
的泥土,掀翻了沉重的石块,一个一个,冒出来了,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
力啊!”在张老师的激情“感召”下,学生们要求再来一次表演。而张老
师呢,也不拒绝学生们的要求,他又安排学生开始了第三轮的表演……
课后评议时,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表现非常满意,部分老师也对张老
师的教学方式给予了肯定。他们认为张老师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品尝
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受文本内容,让他们在轻
松的氛围中体验、再现文本所创设的情境,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
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