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
2.理解短文内容,了解“推敲”这一典故的由来,体味“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3. 学习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胡仔,北宋文学家。自号苕溪渔隐,著《苕溪渔隐丛话》共100卷。清代收入《四库全书》。
人物资料
韩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亦作阆仙。唐朝著名诗人,早
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还俗,他做诗的态度很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一、初读文章
1.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吟哦( ) 并辔而归( ) 苕溪( )
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2)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二、疏通文意
1.参照注释或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词义。
(1)始欲着“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