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小学课改实施方案
一、背景
从上世纪80年末以来,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课改提出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的课程结构,从形态上打破了课程的单一形式。课改的基础上又启动了二期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进一步提出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类功能课程结构的课程体系,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初步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及课程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状况。课改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教材建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改特色。
课改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进入到由点向面过渡的关键阶段。这意味着同时也呼唤我们基层学校充分认识课程改革推广工作的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二、条件分析
学校通过几年来新基础实验研究,初步形成了一支较有理论素养、较有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通过几年来《新综合科学》、《牛津英语》、小学《美术》等新教材的试点以及一年来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新教材的试点,初步积累了一点探索性经验,在实践中对课改的精神、课改的要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学校内部机制的改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生明显变化,教师队伍总体稳定,领导班子总体工作协调,校长办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加上近年来上级部门对学校硬件设施方面 的扶持,电脑及各种视频设备逐步走进教室,为二期课改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指导思想
运用新基础教育理念,借鉴来自课改研究基地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和本校已有的部分成功经验,探索、实践二期课程教材改革,虽然“二期课改”始于低年级,但课改的精神、课改的要义必须渗透在各年级的教学中,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此探索与实践,使已实验的教师率先积累经验,还未实验的教师接受课改精神的熏陶,及早转变观念,营造学校整体课改氛围,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四、学校课改实施组织机构
教导处 教研组 备课组
学校课程教材改革领导小组 班级
政教处 年级组
五、实施内容
在课程改革的攻坚战中“重建”课堂。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和谐互动的活动过程。
重建课堂教学方法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重建学生学习方式观:主动接受,积极探索。
为每个孩子打造一片乐土。
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教师成为智能的导航灯,学生更应学会选择。
探索少先队自动化的自主、合作、激励机制:“自己的活动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的进步自己争”。
建立适合课改的管理模式
加强队伍建设:着力于内涵发展,整体提升。
加强学校管理:融入以人为本,容人之短、待人有情、助人成功、激人追求、让人参与等方式,调动广大教师的课改积极热情。
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完善学习档案袋;成长档案袋;改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指标,建立多种评价指标并重的综合评价体系。
六、实施途径
课堂教学,公开课、研讨课、评教课。
课外活动、兴趣活动、科技活动、探究性学习。
课题引领。
七、实施步骤与要求
计划落实
期初由领导小组召开相关责任人会议,学习新课程理念,布置有关实施意见与要求。
各相关责任人结合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学习课改精神,结合本校、本组实际和教学工作计划、课程安排制订本学科、本活动小组实施方案(计划)。
过程实施
相关责任人组织带领本组教师把学习课改精神、实施课改计划作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把计划落实到备课组、班级、活动小组、人。
相关责任人在实施过程中,探求实施的途径与方法,探求效益的最大化,把课改与减轻学生负担结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