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 战国时期,儒墨并称“世之显学”。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这反映二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主张尊重自然规律 B. 主张义利并重 C. 具有民本思想倾向 D. 追求国家统一
2. 考古发现,秦朝陵墓中如青铜马车、真人大小的陶俑与汉初帝王的陪葬品中相比,青铜器都不多见,陶俑的种类变成了家禽或家畜,人佣更是缩小到了数寸大小。这反映了汉初( )
A. 彻底摒弃秦朝的政治制度 B. 诸侯王严重威胁中央力量C. “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 D. “光武中兴”的政治局面
3. “(唐代)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宦官与外戚的矛盾 D.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4. 《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而元人赵天麟也认为行省“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由此可知,元朝设置的行省(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