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姓 名 XXXXXXXXXX
学 号 XXXXXXXXXX
专业班级 X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2011年 5月 20 日
目 录
前言 1
1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概述 1
1.1 会计信息的概述 2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概述 2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2
2.1 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 2
2.2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 3
3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表现形式及造假方法 4
3.1 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4
3.2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5
3.3 会计信息造假的方法 6
4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影响.................................................7
4.1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7
4.2会计信息失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7
5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和防范.................................................8
5.1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8
5.2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9
结 论 10
参考文献 11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信息失真想象在我国已较普遍。涉及到的单位数量多、范围广,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单位,既包括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也包括集体和私营企业;既包括企事业单位,也包括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会计信息失真给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严重危害,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造成阻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也提出要“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力度,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因此,研究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本文主要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会计信息失真分类及表现形式,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影响,以及如何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真实性 失真 会计监督前言
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信息和“商业语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指导;它不仅是会计信息客观性特征的总要求,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目的和重要基础。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普遍。由此可见,从我国现状及未来发展来看,会计信息失真必将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运用对应有效的策略,尽可能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工作质量,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有效的支持。
1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概述
1.1会计信息的概述
1.1.1会计信息的含义
会计信息是指在经过加工或处理后形成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具体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数据。
1.1.2会计信息的作用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据以进行投资分析决策,主管单位据以考评企业经营者业绩,债权人据以对企业资信状况、偿债能力进行估价,政府据以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的综合性资料。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者进行投资预测和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在真实性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1.2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概述
1.2.1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给会计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制定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1.2.2研究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意义
会计信息在我们这个信息社会至关重要。它的真实与否,影响着我国经济决策的方向和路线,影响着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影响着使用者的最终决策,而每个使用者的决策之合成就构成了我们经济的主流去向。因此研究会计信息真实性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3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一是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整措施的执行,二是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 的生产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三是会计失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是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2.1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
2.1.1现行会计制度自身存在缺陷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会计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经济体制、经济行为、经济业务不断涌现,相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会计法规的建设明显滞后,会计准则的缺位,使得会计事项的计量和报告带有很大的可选择空间。此外各项法规之间,具体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之间也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这种会计法规体系内部的不完善也使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加大。
2.1.2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见的漏洞
首先,会计核算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而现实中这些假设并不总能成立。如货币计量是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上的,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提供的会计信息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再有,会计人员依据核算原则所做的判断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收入的确认、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核算、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等,会计人员一般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定,准则并未提出统一确切的标准来作为依据,同一经济事项,不同人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得出不同的计量结果,会计信息失真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再次, 现行会计处理中,对同一经济事项往往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而对各种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也未加明确规定,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帐准备的核销方法等,会计制度中分别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会提供不同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利润值。
2.2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
2.2.1经济利益的冲突
一方面有企业会计人员违背经营者内部控制的意愿,为谋取个人私利(如贪污)而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另一方面有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者教唆、授意下参与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以达到经营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如制造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假象,以取悦上级领导,骗取荣誉;有意调减利润,减少国家税收和投资者利益;通过造假掩盖自己挪用公款、贪污腐化的行为等,这也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原因。我们国家虽然通过立法加大了对经济犯罪的处罚力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对造假做假、违反财政法规的单位,一般只采取经济处罚方式,除非情节特别严重,一般不追究领导人的刑事责任。这样即使对造假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相对于他们造假所获得的利益,也只是伤及造假企业的皮毛,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仍会铤而走险,知法犯法。对经济犯罪的处罚不力,也促成了会计信息失去它原有的真实性。
2.2.2企业内部和外部自身监督的缺陷
从企业内部来看,内部审计人员均由本单位领导任命,其经济利益也受本单位领导人的制约,审计部门不能按照会计法规及审计要求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甚至形同虚设,根本无法按制度规定发挥其审计监督作用。从企业外部来看,没有形成健全的监督机制。国家财政、银行、工商、税务等社会监督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只就与各自相关的方面进行监督,相互之间并未形成全面协调、严密而系统的监督体系,在执法的深度、广度上还远远不够,给了企业造假可乘之机。另外我们国家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管理不规范,使得中介机构独立性不强,相互之间存在不正当竞争,为了争夺客户,一些中介甚至同企业联合起来,为企业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为企业造假起到了推动作用。
2.2.3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这里主要指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思想觉悟差,对不正当的作风不敢坚持原则,对领导的做法言听计从,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甚至主动参与其中充当造假的参谋助手,做到让虚假的会计信息难以被发现,以保持本单位或公司在外面的美好形象。
2.2.4企业的制度不全不能保障员工的利益
我国会计法要求会计人员对单位领导的执法犯法、弄虚作假行为必须加以抵制,要向主管部门反映,但在我国现行经营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受单位领导的制约,其抵制举报的结果往往会招来打缶报复,甚至开除,法律上并没有给会计人员有力的保障,这样致使有的会计人员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在领导的授意下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表现形式及造假方法
3.1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3.1.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所造成的信息失真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其所提供的会计报表质量高;那些职业道德差的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然是不真实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问题时所固有的“趋利避害”缺陷,对会计报表的处理会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其结果必定会使会计报表的质量出现问题。
3.1.2会计法律规范不完善所造成的信息失真
法律规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有效制度。对于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禁止性事项,人们必须遵守;而法律上没有规定的事项,人们没有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国现有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使得会计人员对于会计法律规范没有约定的业务的处理随意性加大,这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3.1.3会计技术处理方法所造成的信息失真
在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同的企业对于同类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可以不相同,这必然造成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高,会计信息质量受到质疑。造成此类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法规对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强制性约束不够,使得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会计处理技巧的随意性加大,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3.1.4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决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关键。一个具有完善社会监督体系的国家,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必然很高;而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的国家,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是毋庸置疑的。
3.2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3.2.1原始凭证失真
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不对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3.2.2账务管理不清楚
在会计帐薄设置和会计科目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务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 系统性。帐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严重不符。
3.2.3会计报表弄虚作假
具体表现在离开帐薄,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2.4收入、成本、费用、资产没有真实的表现
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在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是该项资金直接进行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奖金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 混乱,造成账实不符。
3.3会计信息造假的方法
3.3.1凭空编造
有些单位根据自身和领导的意图,任意制造数据,编造虚假支票、凭证。如虚报职工名字冒领工资等。
3.3.2虚设利润
即虚增利润,将未实现的收入作为收入处理,将发生的费用、折旧费不反映于入帐,以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利益。
3.3.3购买东西后弄虚作假
这也是单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惯用手段。例如:按电话安装费、购置汽车附加费、春节联欢费等列入成本,通过挂往来帐的手法截留销售收入,可以偷税、漏税。
3.3.4私设小金库、另做一套账外账
所谓帐外帐,一是指隐匿转移资金于帐簿之外,形成单位的“小金库”;二是指一些违法行为,为了逃避监督、检查,巧施手段在帐外作案,即对一些收入、支出不入帐,而是另设一本帐,单独记录,以便自己掌握和控制。“小金库”是帐外帐的突出表象,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形式。
4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影响
4.1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近些年,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较深,会计作假的数额大,企业的资产、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严重失实,影响深远,对国家和社会公众照成的损失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可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当前社会看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和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会计信息失真就等于会计信息失去价值,同时这带来的经济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是从以前就有的,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治理并管理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会计信息的失真主要是由于产权的不明确,经济利益的冲突,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免造成了归属权的问题,会计信息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失真也就难免了。从会计学得角度来讲,会计本身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会计制度、准则不完善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如何看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怎样看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是需要实际探讨的。在法务会计中提到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会计信息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与可理解性(清晰性)。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