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题
7.3自立自强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立自强的含义及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掌握培养自立能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方法。
2.体会自立自强对生活的意义,养成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3.体会自强不息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学习重点
自强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学习难点
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学法提示
小组合作、归纳法、自主学习法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第一课时 人生需要自立自强
【第一环节:自主预习】
(一)阅读课本P73-75,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什么是自立?什么是自强?
2.自立自强有何重要性?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材料一: 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孩子依赖父母、成年孩子依然“啃老”的现象,有关专家表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孩子成长中的障碍,是对发展中的孩子一种莫大的伤害。年轻人不愿工作,闲散在家,经济上则完全依赖父母,一些大学毕业生也加入了“啃老”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从小被父母“捧着”、“抱着”,养成了不爱劳动、不能独立生活、责任心差的坏习惯。
材料二:周二下午,小明放学回家后,邻居张阿姨告诉他,爸爸陪生病的奶奶住院治疗,而妈妈因加班不能回家……
(1)材料一中的 “啃老族”所缺乏的是一种什么品质?对这种品质你是怎样认识的?
自立的品质
①自立是懂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从父母的呵护中脱离出来,最终成为独立的人。②自立是自强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只有先自立,才能走向自强。③一个拥有自立能力的人,更加容易适应社会,把握机遇,发展自身。
(2)假如你是材料二中的小明你会怎样做?(开放)
①自己烧菜做饭
②按时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
③把家里的家务完成。比如打扫和整理房间、洗碗、浇花等
④整理好自己的学习资料,设置好第二天起床的闹钟
⑤有弟弟妹妹的话,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
⑥主动打电话给妈妈或爸爸,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及家里的情况
······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生培养自立能力有何意义?(开放)
①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增强我们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③有利于提高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④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竞争力。
⑤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
······
【第三环节:梳理小结】
请用框架图的方式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第四环节:过关测试】
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的这句话提示人们要 ( )
A.自尊 B.自强 C.自立 D.自信
2.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只有学会自立才能在社会上生存 B.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劳动
C.学生不能对家长有任何的依赖 D.人类要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
3.自强不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以下属于自强不息表现的是( )
A.刚愎自用,固执己见 B.好高骛远,一意孤行
C.唯我独尊,孤芳自赏 D.志存高远,执着追求
4.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名言启示我们( )
A.能承担重任是上天注定的 B.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C.想要做大事,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
D.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
第二课时 学会自立 自强不息
【第一环节:自主预习】
(一)阅读课本P75-78,思考下面的问题。
1. 怎样来判断或者辨别一个人是否拥有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
2.依赖心理有何危害?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3.如何培养自立能力?如何培养自强精神?
.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材料一 :人的一生也许会遇上很多这样或那样的不幸,但与小林这位17岁男孩比起来我们都要幸运得多,小林5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了,10岁的时候父亲也离他而去,不久奶奶也去世了。年仅12岁的小林经历了三次与亲人的生死离别,用他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小林自己说:眼看着几个亲人离我而去,不管现在我的生活有多苦,有多累只要还有亲人陪伴在我身边,我就会感到一丝幸福。
材料二:被评为“大学生自强之星”的小雷同学,在1998年9月的一场车祸中永远失去了双腿。他消沉过,也产生过轻生的念头,但最终他还是战胜了软弱的自己,他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身高比别人矮了许多,我要用精神补上来。”三个月后,坐着轮椅的他又返回学校上学,最后以高出分数线40分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1)小林和小雷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自强的精神
(2)结合材料,谈谈你是怎样认识这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