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过渡时期的投标报价编制模式及应对策略初探》.doc

267阅读 | 9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过渡时期的投标报价编制模式及应对策略初探》.doc第1页
《过渡时期的投标报价编制模式及应对策略初探》.doc第2页
《过渡时期的投标报价编制模式及应对策略初探》.doc第3页
《过渡时期的投标报价编制模式及应对策略初探》.doc第4页
《过渡时期的投标报价编制模式及应对策略初探》.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迂回 上传于:2024-07-12
过渡时期的投标报价编制模式及应对策略初探 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确定,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已成为必然趋势,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程在今年也显著加快。2001年年初,国家宣布今年内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将逐渐脱钩改制,走向市场;:样是2001年,我国一些省市的新定额也将先后出台,定额管理模式也势必出现历史性的改变,量价分离、工程量清单等这些被喊了多年的概念在今年将出现实质性的进展。 众所周知,我国工程造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系,它和我国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多年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核心是定额,他以一种类似政府定价的形式存在,并直接规定了工程造价的形式和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编制模式。虽然近年来的材料价格逐渐放开,出现了各种调价系数,主要材料和设备也采用所谓指导价,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政府定额采用社会平均消耗水平的定额量,资源价格则相对固定,而调整定额基价的指导价和调整系数也往往由于各类文件的相对滞后性而赶不上变化。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它仍然带有政府定价的影子,它抹煞企业差别的作用依然明显,这种模式下的投标报价也就很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