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案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类情调的送别诗。诗中虽传达出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对孟浩然的敬仰,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最终别离时,李、孟的对话更可见李白的敬仰与惜别之情。孟浩然则把此情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友。东下扬州,孟浩然去的是繁华都市。李白虽觉难舍,却也十分向往,向往扬州,更向往孟浩然,向往他的人品、向往他的学识、向往能与他在一起,这在他的《赠孟浩然》一诗中可见一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自首卧松云。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学过《少年王勃》等一系列“文包诗”的文章,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是学生们很难体会到的,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的适时点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通过诗文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问的依依惜别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从人物对话中感悟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中感悟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难点:诗文结合,品味古典诗歌的神韵,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读课文后,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熟读课内容。
教学流程:
初识古诗,导入课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创设情境,学习新词→质疑诗句,适度拓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识古诗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亲人啊,朋友啊,常常因各种原因与我们离别。回想一下,你送过谁?当时你有什么感受?(设计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生活的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同时,教师注意倾听学生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有条理)
过渡:是啊,不一样的送别,但是萦绕在心头的离愁却是一样的。每一次的送别,都是那样的让人依依不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送别”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
理解文题:看到“黄鹤楼送别”这五个字,很自然的,我们就想到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古诗,自由轻声地把它读一读。
(2)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呢?(指名读,齐读)
(3)李白的这首诗,和他写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一样,都是流传千古的好诗。那么,像这样人人都喜欢、人人都称赞的诗,我们就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出示:脍炙人口)
“脍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看看部首。脍:月字旁,很多月字旁的字,都与身体有关,与肉有关,比如……“脍”就是指切得很细的鱼和肉;炙(会意字):看看字形,上面是月,就是肉啊,下面是……就是把肉放在火上烤。说说“脍炙人口”的意思。(美味人人都爱吃,在文中比喻好的诗文人人都称赞)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反馈: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点拨词语意思,有的用词素解词法,有的联系课文内容解词。
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像锦缎似的。
暂时:短时间之内。
按捺:抑制。
敬仰:敬重仰慕。
3.围绕课题《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两句话简要地来说一说吗,(课文主要写了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并在江边目送他登船远去的动人情景)
三、创设情境,学习新词
1.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
区别“饯行”与“送行”的异同:饯行就是用酒饭给人送行。
(出示插图)仔细看图,再去读课文,你能否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绘这幅画面?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指名学生看图朗读词语,读流利,读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来。
点拨一: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为什么要用这两个词来形容黄鹤楼呢?学生结合画面表达清楚黄鹤楼与长江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俯临”;通过看图理解“飞檐凌空”的“凌”就是“高”的意思。然后介绍黄鹤楼:三大名楼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传说,历来是丈人墨客留恋聚会的地方)
点拨二: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暮春三月,柳絮漫天飞舞,远远望去,如烟,如雾。江上的沙鸥越飞越远,最后只剩下那一个一个远去的小圆点)
2.有感情地朗读生字新词。除了上面的六个词语,再加上:暂时、饯行、脍炙人口。
四、质疑诗句,适度拓展
1.朗读课文,你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千古传颂的佳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文中“知己”指谁?
(2)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他们怎么会成为知己呢?有谁了解他们之间的故事吗?
教师讲解: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游历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26岁,他来到襄阳,结交了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由于他俩生性豪放,都喜欢游历,喜欢交朋友,所以两人初次见面,就一见如故。他们常常一起饮酒做诗,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2.补充阅读:李白的《赠孟浩然》。
(1)出示古诗,教师朗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自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2)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句:我钟爱孟浩然,潇洒的风度、超人的才华天下人都知道。
(3)课文中就有李白敬仰孟浩然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4)两年后的春天,李白东游至今天的武汉市,再次与孟浩然相遇,两人感情更进一层,常常在黄鹤楼上饮酒做诗,黄鹤楼是两人相聚相亲的地方,黄鹤楼就是他们情谊的见证。
3.教师小结:孟浩然要到广陵(现在的扬州)去,黄鹤楼在长江的上游,广陵扬州在长江的下游,千里之遥啊!今日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李白到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这个发生在1300 年前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理解古诗。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别
饯行 烟花三月
(1~3) 李白送别
吟诗 乘舟东去
(4、5) 伫立凝视
教学反思:
教学中,充分利用相关的背景资料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所设定的场景、情感氛围中。这样再去整体感知文章就比较容易了。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找到情感的共鸣点,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教案点评:
此教案以古诗的背景资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先了解古诗、所发生的背景以及情感意境,初步引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再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情感表达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
3.从诗与文的意境中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
2.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准备:小组合作,做好阅读批注。
教学流程:
介绍背景,导人新课→学习文本,体验情感→总结文本,升华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古时候,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也难以相见,因而古人更重离别。送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1300多年前,年轻的诗人李白正在长江边的黄鹤楼为朋友孟浩然送行。如果你是李白,想在诗中写些什么呢?(如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抒发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思念,祝福友人一路顺风等)
2.这就是李白为孟浩然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一读。
3.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比较一下,李白写的这首送别诗和你们想写的送别诗相比,有什么不同?(没有直接抒发感情,而是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
4.李白的这首诗叙了事,写了景,唯独没有提到情。那么,他在诗中究竟要抒发什么情,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对这首送别诗情有独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黄鹤楼送别》。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读读课文1、2自然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抓住“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飞檐凌空”展开想象)
2.长江边百花盛开,繁花似锦,烟雾迷蒙,柳絮飘飞,这美好的景象浓缩成一个词语,就是—烟花三月。就在这江南名楼—黄鹤楼上,李白和孟浩然就要分别了。因为孟浩然即将从这里出发,前往繁华的扬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