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全民创业理念保守落后的现状及对策
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属于创业活跃地区,但是国内地区创业差距非常显着,不同地区创业水平的差距很大。发达地区创业活动频繁,创业水平高;欠发达地区创业活动较少,创业水平落后[1]。这种差异现象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从文化等多个角度来阐明差异产生的原因。
本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角度———创业理念,探讨欠发达地区的创业问题。创业的主体是人,人们对创业的看法、态度、认识,也就是创业理念在直接影响着创业主体的实践。因此,全面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的创业理念,对推动其全民创业或有裨益。
一、吉林省全民创业理念概述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作者关于吉林省创业理念研究课题的实证调查。这次调查范围包括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四平、通化、松原、延吉、舒兰等多个城市;调查方式包括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和深度访谈等,其中深度访谈60余人,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9份,有效回收率为83.2%;调查对象主要为当地的就业局、创业园的相关人员、民营企业家、大学生创业者、残障人士创业者、下岗职工创业者、军转干部创业者及专家学者等。
(二)全民创业理念调查问卷结果
创业理念是人们对于创业者、创业活动、创业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其核心要素是创业价值观,即对创业目的、意义、价值的观念。
通过调查,本文将吉林省全民创业理念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创业的内容和形式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53%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开办新的企业”、“做小买卖”、“在原有工作中开拓新的事业”;并有近七成(68%)被调查者选择进行市场研究后自己发掘,其他选项的比例都不到半数。
2.创业项目依据的标准和影响创业的主导因素选项中占比例最高的前三项是:选择“未来有广阔市场”的比例最高为64%;选择“很大利润空间”的比例第二为50%;选择“未来能够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比例第三为42%,其他选项的比例都不到30%。并且问卷数据中有超过半数(55%)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利于创业的因素是“创业政策落实不到位”;有48%的被调查者选择“人们观念保守”;有45%选择“缺乏创业培训”。
3.创业的主要目的和价值选项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两项是“实现自身价值”占44%和“做自己喜欢的事”占34%;只有16%的被调查者选择“挣更多的钱”。而且认为“自己做主工作和解决就业问题”在选项中超过50%。
二、吉林省全民创业理念的突出问题分析
从调查访谈和问卷数据结果来看,吉林省民众的创业理念明显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人们的创业思想过于保守、创业意愿不强、创业氛围不浓;二是人们的创业观念落后、创业者心态浮躁、创业信心不足;三是人们对创业成功者形象模糊,缺乏广泛效仿。吉林省还没有形成“只要看准机会,就会走出来创业”的全民崇尚创业氛围[2]。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们没有把创业作为理想的职业选择
虽然人们已经对创业经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同,但还没有把创业视为最理想的职业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在创业和就业的选择上,主要以“先就业后创业”为主,在“选择创业还是就业”的问题上,被调查者中有近半数(44%)的选择“先就业后创业”,只有两成多(25%)的被调查者选择“创业”。可见,创业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虽然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是成功创业的重要条件,选择先工作后创业说明人们更加理性,但选择“自己创业”比例较低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创业过于谨慎、思想保守。由此可见,人们的创业意愿不强已经成为创业路上的突出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高
通过抽样调查和集体访谈,我们发现吉林省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高。表现在大学生对就业与创业的选择上,“先就业再创业”占多数。
有超过半数(51%)的被调查者选择“先就业再创业”,只有占很少的比例(4%)选择“毕业后直接创业”。可见,创业不是大学生的职业首选。此外,大学生创业率较低,参与创业活动的形式单一,与企业接触较少。大学生被调查者中只有不到两成(17%)选择“曾经或正在尝试创业”,只有16%“参与过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与企业有过直接接触的比例不到四成为38%,大学生参与的有关创业活动绝大多数(73%)是听创业报告。
目前吉林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毕业时首先选择找工作,其次是考研,只有很少数的学生会考虑自己创业。
(三)高层次人才的创业意识不强
吉林省的高学历、高职称、高职位、高技能等高层次人才,在创业活动中并非主力军。高层次人才创业在吉林省尚未形成潮流,那些具备创业素质,已经掌握丰富社会资源并拥有相关经验的精英们还没有积极投身于创业中,他们或安于现状,或信心不足,在选择项目时大多只看市场和利润,对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兴趣不浓,对未来具有革命性的项目重视不够,这种目光短浅的创业思路不利于创办出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更不会带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3]。因此很难形成崇尚创业的氛围。
(四)民众对创业楷模的形象模糊
人们对本土的创业企业家知之甚少,对他们的创业经历、典型事例并不熟知。因此创业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不强,人们缺乏向榜样学习模仿。从而导致吉林省民众对“在吉林省什么样的人能够成功创业”这一问题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对“什么人适合创业”的问题选择上,各选项的比重分散,没有哪一选项的比重超过半数,可见吉林省民众对创业者应具备的条件的看法不一致、不集中。这反映出吉林省的创业者是多种多样,没有形成统一的特点或者他们的共性没有被普遍认知。
三、吉林省创业理念保守和落后的主要根源阐释
创业理念的先进与落后和创业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对创业的看法源自创业实践活动本身。创业活动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创业理念的层次。因此笔者从分析吉林省近几年来的创业活动入手,挖掘创业理念存在问题的根源。通过对比吉林省与全国创业活动平均水平的差距,找出创业理念存在问题的根源。
2004—2009年,吉林省的创业活动每年都在增加,但由于基数太小、增速缓慢,所以始终处于低水平阶段。与我国创业活跃地区相比,创业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从未减小,并有扩大的趋势。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从差距中得出创业理念落后的根源。
(一)城镇和乡村创业投资者数量少以及创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不足是创业理念落后的根源之一
吉林省城镇私营企业投资者数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增长缓慢,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差距在不断增大,吉林省的城镇私营企业投资者数量不到全国平均数的1/2。吉林省乡村私营企业的投资者数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数,只达到了全国平均数的1/5,并且差距在逐年增大。
吉林省乡村私营企业只提供了21万个就业岗位,只达到了全国平均数(98.8万)的1/5,投资者数量为3.7万个,只达到全国平均数(15.7)的1/4。
由于乡村的创业活动水平很低,乡村私营企业和个体户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少,这就导致在吉林省占就业人口总数一半以上(55.7%)的乡村劳动力中,只有极少部分人群能够接触到创业企业。
因此绝大多数的乡村人口没有机会了解创业,也就很难建立起对创业的认同感。吉林省城镇的创业活动比乡村略多一些,但是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吉林省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是85.8万人,不到全国平均数(178.9万)的1/2,投资者数量是19万人,是全国平均数(37.6)的1/2。
在这种情况下,吉林省民众的创业理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落后的观念。
(二)创业企业中占主导的行业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少是创业理念落后的根源之二
吉林省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中占主导的行业是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创业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在这5年中一直处于增长之中,但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数,差距在不断增大。
2009年,吉林省是99.3万人,全国平均数是192.3万人,比全国少93万人,是全国平均数的1/2。2004年制造业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吉林省是19.5万人,全国平均数是85.22万人,比全国少65.72万人;到了2009年,吉林省是38.7万人,全国平均数是124.7万人,比全国少86万人,是全国平均数的1/3。近年来虽有增加,但差距还很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创业主导行业的从业人数偏少,直接导致创业企业对人们了解创业的作用效果十分有限。
(三)缺少实力强大的民营企业的示范引领是创业理念落后的根源之三
吉林省缺少实力强大的民营企业的引领示范,突出表现就是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数量太少,排位中游。
2009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吉林省只有2家企业入围,分别是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124位;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182位。
2010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吉林省民营企业仍是2家,修正药业集团排在第98位,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193位。可见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实力偏低,在全国的影响力较弱,在省内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明显。同时,国内民营企业500强在吉投资情况不乐观,表现出投资企业数量少,投资总额小。在省经合局项目库中,2008—2010年招商引进项目统计投资总额为7000多亿,民营企业500强所占的份额比较小,仅有610亿,包括引进额和到位资金均未到10%。
由此可见,吉林省本土的民营企业实力不强,没有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在吉林省投资的国内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较少,投资规模较小,也没有发挥出强大的引领作用。由于缺少创业典范的英雄模范,吉林省的民众就缺少创业的模仿对象,也不容易被创业成功所鼓励,因此,很难形成崇尚创业、热衷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吉林省创业理念提升的对策建议 提升吉林省全民创业理念要从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创业活动,提高创业成功率入手。改善创业环境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对创业的金融支持;增强创业教育培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理念提出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加大政府对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
目前,吉林省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建立,但商业性担保体系和互助性担保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吉林省要加快这两个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投入,使它们的实力更强,覆盖面更大,担保的倍数更高;另一方面,省内各级财政部门还要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及风险准备金拨补机制,并对工作出色的信用担保机构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调动其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以满足创业企业信用担保的多样化需求。
(二)提高全民的创业意识,增强创业教育培训的效果
创业教育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紧密相连的系统工程,它是涉及领域广、覆盖面大、人群多、对整个社会产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