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最苦与最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把握作者观点。
2.品味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3.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树立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来说说,你觉得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有的从自己的角度谈的,有的从他人的角度谈的,还有从社会的角度谈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看一看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设计思路►
紧扣文题,由谈话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
1.重点字词。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揽(lǎn) 失意(yì)
dá(达)观 契约(qì)
监督(dū) 排解(pái)
循环(xún) 如shì(释)重负
海阔天空(kuò) 悲天悯人(mǐn)
恩huì(惠) 赔礼(péi)
圣贤(xián) 坟mù(墓)
设计思路►
字词的学习是重点,采用提前预习,上课检查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2.解释重点词语见PPT。
3.作者简介。
作者
梁启超
生卒年
1873—1929
字
卓如
号
任公
别号
饮冰室主人
籍贯
广东新会
评价
思想家、学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
代表作品
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作品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设计思路►
了解作者生平,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作者的观点更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哲人志士就此话题发表了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对此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独特理解。
三、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进行小组讨论,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2)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3)人应当 ,而不能 。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补充。
2.请同学们根据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你认为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尝试概括各部分大意。
讨论后明确:
部分
起止段落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1—3)
论述“责任未尽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
(4)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
(5—6)
论述“人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四、探究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五个问题。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到底什么是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设计思路
本文论证严密,结构清晰,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用略读的方法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讨论后明确:
1.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2.最大的快乐是尽了应尽的责任。
3.作者通过将责任未了的痛苦与贫穷、失意、病痛、死亡进行对比,说明后者带来的痛苦都有办法排解,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4.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未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每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来,作者用了两个“凡属”,概括了责任的范围。
5.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便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设计思路
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小结本文,旨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五、课堂小结
梁启超从“最苦”和“最乐”两个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人们人生在世,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六、布置作业
1.巩固字词,对上课检查出现错误较多的字词要重点记忆。
2.继续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最苦与最乐以及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分论点:最苦——负责任(1—3)分论点:最乐——尽责任(4)结论:人生应尽责而不应避责(5—6)分—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深入分析课文,把握作者的观点及文章严谨的思路。
2.学习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作技巧。
3.把握文章内容,形成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同学们,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哪位同学愿意带领我们一起回顾?
(指生回答)
复习巩固什么是最苦与最乐以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
二、详解文本
(一)讨论第1,2段。
1.作者提出疑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吗?
点拨:贫,失意,老、病、死。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算不得最苦。
2.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论说的句子:
①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
②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二)讨论第3段。
1.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本段中的有关事例。
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办、欠钱未还、受恩未报、得罪人未赔礼)。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自己。
2.学生讨论,在文段中找到相关句子。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
(三)讨论第4段。
1.什么事最快乐呢?
明确: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文段中作者引用了许多古语、俗语、名言,请说说它们的含义。
古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明确:
“如释重负”指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指内心不安的事情解决了。
“无入而不自得”的意思是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3.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句子: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
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总结: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四)讨论第5,6段。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名言: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应当勇于承担负责”。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点拨:“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