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

88阅读 | 4收藏 | 11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1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2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3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4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5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6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7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8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9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10页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doc第11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1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不思量自难忘 上传于:2024-07-18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策略研究 中文提要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发展却受着资金的制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因此要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剖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困难的原因,分别从国家宏观政策、金融体系、企业自身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中小企业的社会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信用担保不成熟、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自身体制不健全、信用度低等都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要从中小企业自身抓起,切实提高企业总体素质,同时加速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和健全的经营机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环境,才能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外文提要 For a long time, small-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factors restraining development of small-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specially financing bottle-neck. It is necessary to settle to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 First, we should analyze the financing problems of small-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nd make corresponding step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 the presenting conditions and the causes of financing pligh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National macro-policy,Financial system,quality of the enterprises itself, then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y are the principal factors which make the small-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hard to finance, such as the imperfection social financing system,immaturity of credit warranty,asymmetric information of the enterprises,unsound system of enterprises themselves,the low credits and so on. On the bases of benefiting from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fundamental realities of our country, we will get dow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own.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accelerate to build multi-levels, all-dimensional,perfect supportive financing systemand improve the macro-policy environment.In this case, we can ensure the quick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mall-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nd even our whole national economy. 关键词 成因分析 对策 融资渠道 信用担保体系 政策性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随着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大量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一般占90%以上,就业人数占60%左右,产值占一半以上,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历史性和制度性等原因,中小企业在融资,税收,市场竞争等方面很难与大型企业相比较,处于明显的劣势。为推动中小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立法、政策的角度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于2003 年 1 月1 日施行,该法对中小企业发展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发面做了总体规定。然而据报载,2004 年二季度中小企业融资景气指数降至68.8,不仅处于不景气区间,而且比一季度下降3.7 点,比大型企业低44.2 点。其中,认为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占到38.2%,企业融资难度的增加,加剧了本已严峻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状况,融资通路的阻塞无疑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从调查分析看,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某种程度上,中小企业融资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根据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提供的数据,1999 年末到2002 年6 月底,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分别为 51%、50.3%、50%和49.9%,同期大型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贷款占比分别为49%、49.7%、50%和51.1%。这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但是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基层营业机构,信贷向中心城市和大型企业集团集中,同时也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差距大、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等原因,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仍出现下降态势,两年半下降了1.1 个百分点。同时又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这是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一个反映。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狭窄是融资难的另一关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都希望通过商业银行来筹集资金。由于我国整体融资模式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在该模式下进行融资时,将不可避免的遭遇“麦克米伦缺陷”,并不得不面对发展进程中的融资缺口。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融通的机会明显不及大企业。如台湾地区的一般银行对中小企业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的29.2%,而70%以上资金投给了大型企业。由于这种现象最早由 《麦克米伦报告》 提出,因此被称为“麦克米伦缺陷”。据资料显示,中国工商银行于1998年6月末对43.35 万家工商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大型和重点企业占7.74%,中小 企业占92.27%,而对大型和重点企业的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53.85%,对中小企 业的贷款额仅占贷款总额的46.15%。大企业本身资金实力雄厚,资金需求量少, 银行向这些企业投放资金将受到限制,造成信贷资金过于充足;而中小企业由于 财力有限,资金需求量大,迫切需要银行提供贷款,而银行却将中小企业打入另 册,不予支持,这又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从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反 过来使银行的信贷资金趋于短缺。另外我国只有上海、深圳两个主板资本市场, 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制和融资服务,上市门槛高,中小企业难以涉足。国内 债券市场的情况亦是如此。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局面是由企业自身素质、我国金融体系、国家宏观政策等多层次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原因具体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企业自身整体素质的因素 1、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风险高 我国中小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产规模小、实力弱,除少量高科技创业企业外,大部分研发投入少,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抗市场波动的能力也相应比较低,因此经营风险比较 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特点使其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对顾 客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竞争力,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和频率较高,导致银行信贷面临较大的风险。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显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仅有三成左右具有一定的 成长潜力,而七成左右发展能力有限。另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23.7% 的中小企业在创业两年内消失,有近52.7%的中小企业在四年内退出市场。根据 经验推断,中国中小企业的倒闭和歇业率应该不会低于美国。中小企业高比例的 倒闭风险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特别是在我国贷款利率存在管制的 状态下,银行面临的风险在利率上得不到完全补偿。加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一次 性量小,频率高,这也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对其还 款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信用观念不强,导致融资成本高 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内控制度不严,报表账册不全或者存在多套报表现象,财务信息披露意识差,缺乏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而且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信用观念淡薄,欠息、逃债、赖债等失信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良,融资成本高的局面。中小企业创办时是以自有资本为主,但规模普遍较小,通过担保、抵押贷款向金融机构筹资非常得困难。一些中小企业只能以内部、间接、短期融资为主。一些通过民间筹资的利息高出银行贷款利息的2 至3 倍。高昂的融资成本往往导致中小企业一旦经营失误便走向破产。近年来通过法院判决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大量上升,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从银行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借贷资金少,但谈判、签约的程序与大企业是一样的,银行的交易成本较高,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缺乏积极性。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缺乏诚信,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监控不力,使得中小企业长期被排除在传统的银行体系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流畅,间接融资渠道障碍重重,有些只能进入非正常渠道融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越来越高。 3、抵押市场不发达,中小企业缺乏适宜的可抵押资产,影响间接融资 从降低信贷资金经营风险的角度看,要求抵押与要求第三方提供信用担保的作用是一致的,其功效都是避免或减少银行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一种保障。但是,我国目前的要素市场不够发达,作为抵押标的物的资产,诸如地产、房产及其他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一旦进入拍卖、转让程序就会受到许多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其转换成本很高,极大地限制了抵押物品的流动性,使得抵押品难以转换成为金融部门的现金流入,而中小企业在提供抵押品方面更是处于劣势,例如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流动资产易发生物质形态变化,无形资产难以量化等,难以符合金融部门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抵押贷款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二) 我国金融体系的因素 1、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不足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事前审查和事后监督的难度,而且贷款频率高、额度小、风险大的特征导致金融机构发放单位贷款的经营成本和信用风险水平较高。在考虑风险和成本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必然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作为补偿。但国内贷款利率却一直受到政府严格管制,缺乏弹性的低利率,难以弥补银行经营成本上升和风险增大的损失;而且在国内银行风险观念增加的条件下实施的贷款个人负责制,要求发放贷款的信贷员完全负责贷款回收并实行严厉的风险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也抑制了银行信贷人员收集中小企业信息并提供贷款的积极性。 2、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我国目前虽然已建立起市场主体多元化的金融格局,但国有商业银行仍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现有的几家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与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趋同、市场趋同,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准确合理的市场定位战略,导致金融体系中缺乏与国有大银行合理搭配的区域性、地方性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有利的金融支持。随着商业银行改制后信贷权利回收, 为中小企业贷款的基层银行无独立审判权向中小企业贷款,“存贷比例”的逐级 下达,使难以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更难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 3、缺乏通畅的直接融资渠道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的孵化器,具有向社会筹资,促进产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等作用。但是,对我国而言,目前国内尚未建成可供中小企业融资的正规资本市场。我国沪深股市以支持国有企业发展为主线,其融资机会则较偏向于国有企业。比如说,一方面,国内债券市场规定发债企业应具有3000 万元的最低净资产和实力雄厚的担保单位,从而增加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准入约束,同时发债利率不得超过同期存款利率40%的幅度限制,也很难弥补中小企业债券投资者所承担的高风险,降低了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根据《公司法》规定,国内上市公司必须具有5000 万元的最低净资产额和连续三年的盈利记录,持有股票面值达1000 元以上的股东不少于1000 人等。从实际情况看,中小企业几乎完全被拒之门外。我国企业证券发行采用“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方法,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公开发行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尤其是在 1999 年国家规定企业债券利息征收所得税后,即使利率高达3.78% (同期储蓄率仅为2.15%),发行额度也很难完成。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由于其普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较大,没有完整的业绩记录,财务报表真实性不确定且不愿意公布财务状况等,自身便缺乏上市的条件和政策环境的支持。因此,中小企业难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有数据显示,有83%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没有得到满足(见表一)。 表1 中小型企业认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情况 容易 较难 很难 16.27% 60.47% 23.26% 资料来源:《改革经济》2008 年第3 期 (三)国家宏观政策因素 1、缺乏公平竞争的融资环境和法律法规保障 首先,从国家政策分析,国家信贷政策存在所有制歧视,政府的大企业战略使银行借贷的重点及国家的优惠政策一般放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我国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中小金融机构,而大量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则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更谈不上享受投资补贴和贷款贴息政策;其次,国家税收政策不公平,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既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又要缴纳20%的个人调节税,实际上承担着双重税赋,税赋明显过重;最后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缺乏 《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管理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等有关维护中小企业融资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2、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乏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由于中小企业承担着解决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持社会稳定等社会职能,因此政府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就应成为政府解决信贷市场失效而提供的公共产品,从而有助于大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但是, 目前我国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2001 年 10 月份人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调查表明,9 月末全国共有担保公司532 家,注册资金仅为77.4 亿元,担保贷款 120.9 亿元,仅占同期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为0.27%。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融资难不只是我国特有的难题,而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并收到良好效果。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可供借鉴: (1) 有完善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经营破产有完善的制度,为 中小企业提供了方便,也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降低了风险。(2) 鼓励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促进筹资来源的多元 化。如美国的NASDAQ 市场,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 资渠道。(3) 专门设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它们贴近中 小企业,容易了解贷款人,运作灵活,成本低,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4) 建立和健 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商业性融资。发达国家的 政府部门虽然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但最主要的形式还是提供担保支持,信用 保证制度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如美 国的“小企业管理局”和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就致力于为中小企业 提供信贷担保服务。 我们应该在总结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措施,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切实提高中小企业总体素质 1、提升中小企业总体实力 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经营管理者应熟悉金融政策,学习金融知识,运用现代金融知识结合自身条件,争取合适的融资方式。其次,企业要把握产品经营生命周期,在产品市场饱和之前及时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健康的发展,延长企业生命周期。 2、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假报表、假合同等现象的发生,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应强化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并注重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督成本。 3、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意识,注重树立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形象 长期以来,人们的印象中,借债不还、逃废银行信贷、拖欠工人工资、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似乎总与中小企业挂钩。要改变人们对中小企业的印象,中小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为增强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建立自身市场的良好信誉,中小企业应按照《质量振兴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等要求,向“专、静、特、新”方向发展。比如定期向债权银行提供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尊重银行债权,杜绝逃废银行债务和挪用贷款等失信行为的发生,切实提高自身信用等级。 (二)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和健全的经营机制 1、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贷款体系,完善商业银行的贷款激励机制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在现有的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事业部,专门负责中小企业融资。大、中、小企业配套贷款,资产多种组合,这种银行本身来说,也是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最优选择。同时,我认为银行应开展金融创新,通过抵押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建立间接融资风险分担体系。其次,一方面应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按风险收益对称原则赋予商业银行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贷款收取不同水平利率的决策权限,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快建立内部责任和权利相对称的信贷管理激励机制,改变目前重约束、轻激励的贷款管理方式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