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5

公文“抄”作杂谈与公文中的歧义问题合集

315阅读 | 11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5
公文“抄”作杂谈与公文中的歧义问题合集第1页
公文“抄”作杂谈与公文中的歧义问题合集第2页
公文“抄”作杂谈与公文中的歧义问题合集第3页
公文“抄”作杂谈与公文中的歧义问题合集第4页
公文“抄”作杂谈与公文中的歧义问题合集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Word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雏绒 上传于:2024-04-17
公文“抄”作杂谈与公文中的歧义问题合集 公文“抄”作杂谈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公文“抄”作杂谈。自从学习 写作开始,此番论调就在耳边蒙绕不停。特别是从事公文写作以来认真学习,刻苦钻 研,对所谓有定评的大材料无不细心揣摩,然而“照猫画虎”“依葫芦画标”者比比 皆是,深感“天下没有不抄的笔杆子”。然而,细细品味,才知小抄者形似,中抄者 神仪,大抄者抄于无形,以彼家之语言,曾此户之思想,赁甲方之结构,创乙类之新 意,宛如冰糖葫芦,山里红虽是买来的,竹签子却是自产的,冰糖一深,浑然天成, 又有谁敢说这不是新的创造呢? 以此为切入点,谈点公文写作的粗浅感受,与诸君共 勉。 一、以“没有不抄的笔杆子”谈抄的重要性 长期的实践,使我们感觉到一一每 一次写材料经历的思维过程,与初学写作时的过程是何其相似,初学者从摹仿开始, 老成者从参考起步,其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进入状态的速度不同,初学者缓慢,老成者 迅达,如此而已。人摹仿是抄,参考也是抄,一个是抄的初级形式,一个是抄的升华阶 段。试想,公文文体的严格规定性,注定我们在写作时继承的多,创新的少,甚至可 以说在文体上就不可能有什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