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幼师考试作文

261阅读 | 9收藏 | 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幼师考试作文第1页
幼师考试作文第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复旦大学官方微博今天下午3点30分左右发布消息,称投毒事件受害者、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4月16日东方网)   同是研究生,同住一室,有什么深仇大恨,要让林某对同学狠下毒手?投毒的具体原因警方还在调查,但无论什么情形,投毒都是不可容忍的违法犯罪。现在等着林某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投毒杀人,伤天害理,林某的行为除了令人憎恶,令人震惊,也发人深省。读学读到研究生阶段,又是在复旦这样的名校深造,用通常的尺度衡量,林某无疑是一个人才。然而无可争辩的事实又是:林某成了“才”,却没成为“人”。这个强烈的反差,又一次敲响了教育的警钟。   一个人可以成不了“才”,但必须成“人”。让一个人成为“人”——这是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可惜的是我们不少学校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偏差。悠悠万事,分数唯大,为了分数,一切都可以排斥,只要成绩搞上去,就可“一俊遮百丑”,分数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即使学生身上已露出精神苍白、道德滑坡的端倪,也熟视无睹。”小学如此,中学如此,大学还是如此;既然智育成了“第一”甚至成了“唯一”,所谓健全人格,全成镜花水月。   而在家庭,家长除了同样把“望子成龙”演绎为“别的全是假的,分数才是真的,还一直给孩子灌输睚眦必报。孩子与同伴闹了矛盾,回头与家长诉说,家长不但不善言劝导,反而恶语唆使:窝囊废,你没长手,不会削他?还有家长,把安徒生童话也列入“禁书”,理由是“丑小鸭”、“美人鱼”会把孩子心眼看傻,以后长大了进入社会被人欺负。在家长的耳提面命中,冷漠、自私已成许多孩子的一个通病。一事当头,以自私为圆心,以自利为半径。没有“好处”便弃如敝履。遇到批评,立马回应“少来这一套”。 只育“才”,不育“人”,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入了教育的误区。而在这种取弃中,学生潜移默化中已被植入了价值观迷茫的基因,只要碰到一个“临界点”,马上就会发作,极端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路,这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只育“才”,不育“人”,结果必是“人才两空”。这样的教训,已经有过许多。校园每出大案,舆论就说敲响了警钟。警钟敲了又敲,早已敲个不停。这没完没了的警钟,到底敲给谁听? 4月16日下午3点多,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头像由原来的红色黯淡成黑白,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第一时间以这样的方式痛悼她优秀学子的离去——当天下午3点23分,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人黄洋终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人世。   “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复旦大学官方微博这样写到。年轻而优秀的医学硕士黄洋,他原本可以继续深造,去感受医学的魅力、责任还有艰辛;他原本可以继续他的梦想,用他的努力去报答年迈的父母;他原本还可以继续他的西部支教路,用他的爱去温暖那些幼小心灵。然而,年轻的生命却因为另一颗年轻黑暗的心,终止于他最灿烂之时。   据复旦校方通报,警方已基本认定同寝室同学林某有犯罪嫌疑,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且不论投毒者杀人动机如何,是“故意”还是“误伤”抑或其他,是对被害人的优秀羡慕嫉妒恨也好,或是心理扭曲导致的极端行为也罢,单是其对寝室内饮水机投毒这一行为,就令人唏嘘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怼,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