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doc

374阅读 | 17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doc第1页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doc第2页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doc第3页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doc第4页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開火開炮 上传于:2024-05-28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导学案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后生字表里的字。   (二)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3组词语     ▲帝国主义列强租界     ▲闯进惩处吵嚷     ▲踊跃回答铿锵有力    2.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回答”、“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四)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三、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    预设: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三)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抓住“惩处”一词辐射重点段,理解“中华不振”。   (1)指导写字:学习“惩”字,分析字形,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理解词语:读词语,解词义,明方法。   (3)思考讨论:    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洋人?    中国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人?    出示: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引导学生抓住“衣衫褴褛”,想象、体会妇女的不幸和悲伤,并相机指导朗读。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抓住“闯进”一词,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入内,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2、出示视频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感情朗读。   (1)引读: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______,谁知??_______,反而_________。围观的中国人都________.但是,_______只能________。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四、写话或说话训练。   (一)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或说一说。   (二)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   (三)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   五、总结全文,引发思考。 六、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             第二课时 一、比较中体会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