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游戏活动培养小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文/王 燕
【摘 要】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对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有重要价值。为了提高小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我园结合开民间游戏做了三个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 民间游戏;小班幼儿;合作交往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对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有重要价值。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学校,接触集体生活,他们和同伴之间的交往才刚刚开始,还不知道如何主动结交同伴。《指南》中明确提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提高小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非常有必要,结合我园开展的特色——民间游戏做了以下尝试。
一、开展适合的民间游戏,激发幼儿交往的意识。
根据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的特点, 针对不同时期的幼儿,我们开展了适合的快乐的民间游戏,以此激发幼儿在心理上与同伴交往的意识。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主要是通过身体动作与同伴亲密接触来进行沟通和交往。如和小朋友拉拉手、跑一跑、跳一跳、钻一钻,做些简单的游戏。开学初我们利用活泼轻松的“点兵点将”游戏,帮助幼儿尽快熟悉同伴。“点兵点将点到你,请你说说你是谁?”被点到名的幼儿说:“我是XXX。”其他幼儿一起拍手说:“XXX,XXX,欢迎你。”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每个幼儿都被点到。待幼儿熟悉同伴后,我们开展了传统音乐游戏《找朋友》,在音乐中幼儿可以和朋友握握手、亲一亲、抱一抱、微微笑,体会到有朋友的快乐。《传球点点名》是继“点兵点将”游戏后开展的体育游戏,传到球的幼儿不仅要说出自己的名字还要说出旁边朋友的名字:他的名字叫XXX。等幼儿熟悉玩法后,幼儿抛球喊好朋友的名字,好朋友就要准备去接球。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参与集体活动,和新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对于民间语言游戏《大拇哥》、《手指游戏》、《五个小朋友》等,幼儿不仅要用手指表演童谣,在情感上还有所提升,慢慢享受愉快亲切的情感,从而喜欢参与游戏。
二、精心设计合作游戏,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
在开展民间游戏中,我常利用各种方法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动机,为幼儿提供频繁交往的机会。《纲要》指出,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在幼儿玩民间游戏的基础上,我们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形式多样的合作游戏,如民间语言游戏《我的小手有力量》是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在幼儿会玩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改编,幼儿两两组合,念到“我的小手有力量”时,双手握拳,互相用力拍三下,在一段音乐后,继续找朋友,开始第二次游戏。像这样有趣的游戏还是蛮多的,有体育游戏《河里的小鱼》、《乒铃乓啷起》,语言游戏《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这些游戏既能保持幼儿愉快的情绪,增添交往的乐趣,还给幼儿提供积极表现自己交往意愿的机会,从而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语言游戏《对拍手》是两个幼儿面对面,边念儿歌边拍手,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我借鉴结伴舞模式组合游戏,全班幼儿围成里外两个圈,面对面站立,在第一遍游戏结束后,听音乐《找朋友》,里圈的幼儿顺时针转外圈的幼儿逆时针转,音乐结束后,和新的幼儿又开始新一轮游戏。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自己寻找交往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基本的合作和交换技能,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
三、“大带小”“强带弱”,提高幼儿交往的技能。
《指南》中建议成人应该多带领幼儿出去接触其他同伴,包括幼儿熟悉的幼儿和不熟悉的幼儿,也包括不同年龄和不同能力的幼儿,使他们在与这些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