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方言活动的探究
方言是人类认定族籍身份的重要讯息和信物,中国地大,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因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等浪潮影响所及,方言之消失日渐增快,这是一个文化问题,应受到重视和积极关注。学习方言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风情习俗,使幼儿更快融入这个社会。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语言的核心功能是文化传承,我们保护本土语言,目的是保护她所承载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说:一种语言的消失导致许多非物资文化遗产形成的消失。方言消失了,很多民族艺术也随之消失,我们生活在现代人文主义的时代,就必须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原则,既然都认为应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园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该复兴方言。
一、活动产生的背景
我们在本园尝试开展方言活动,这个活动的源头始于最近我市举行的宝宝口才秀大赛活动,其活动还在火热进行中,参赛的要求是:幼儿能以常州方言来讲故事或诵读儿歌、童谣。为此吸引了许多家长踊跃为幼儿报名,可发现事实并不如他们所想的简单,许多本地的幼儿都已经不会讲常州话了,甚至个别家长称之为是一件民族悲哀的事。在普通话推广工作日益深入的今天,孩子对普通话的熟练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长辈,这的确是件好事。但是,孩子们对常州方言感到非常陌生,甚至根本听不懂常州方言的含义,这多少令人有些惋惜。
二、活动调查的前沿
为此首先在我园对所有本地幼儿家长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幼儿会说普通话,93%的幼儿日常交流主要使用普通话,只有约7%的幼儿与家人交流时使用常州话,59%的幼儿听不懂常州方言,26%的幼儿能听懂一部分,只有15%的幼儿能基本听懂常州方言,即使用方言交流,说起来都有些别扭。针对这一数据显示,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方言活动是必要的,其意义是任重而道远的。
三、尝试构建学习方言的舞台
1.发动各渠道,收集各类常州市井歌谣、童谣及民游儿歌、童谣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文学体裁,因其琅琅上口的韵味,易于学习、识记,因此我们首先选择流传甚广的儿歌、童谣让幼儿学念,感受常州方言的韵味,增添童年的乐趣。我们发动家长、幼儿、教师共同搜集,通过购买、借阅、查阅、复印等多种形式,寻找到较多的常州民间文学素材。如:童谣《骑马仓仓》骑马仓仓,骑到丹阳,买包砂糖,张张姑娘。《斗斗虫》斗斗虫,虫虫飞,飞到高高山上吃白米。还有民谣《荷花荷花几月开》众幼儿拉圈边走边问圈中一幼儿:荷花荷花几月开?一幼儿答:一月开。众幼儿再问:一月不开几月开?一幼儿答:二月开。依次问至六月,圈中幼儿答:六月荷花朵朵开。众幼儿蹲下,圈中幼儿起立做荷花盛开状。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学习方言的兴趣
在方言教学课堂,我充分发挥幼儿的各种感官,积累学习方言的语言经验,让学习方言不再变得僵硬、死板。如《斗斗虫》童谣,我让幼儿边操作手游边讲童谣,大大增加了幼儿的兴趣。在《东头牛来》童谣中,我运用电脑falsh制作动画来帮助幼儿记忆童谣内容。幼儿看着动感的画面自然而然就把童谣脱口而出了。通过多种感官强化,也可以使大脑神经联系广泛,有助于深刻记住方言童谣及词汇。完全给幼儿创设一个开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幼儿以愉快的心情乐意去学习,自然就敢尝试用较通顺的常州方言大胆发言、讲述。
3.聚焦一日生活,提供幼儿方言交往的机会
除了教学时间,幼儿与教师与同伴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交往,学习方言只有让教育存在于不教育中,也就是让他们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习得。比如,在每天的点名时间,开始是我以常州方言点幼儿的名字,孩子们觉得很好玩,都乐意模仿。过了一段时间,当幼儿有些熟悉,我便请每一小组的幼儿每周轮流用常州方言试点小组幼儿的姓名。久而久之,幼儿都会用常州方言称呼同伴了。其中同样包括日常的礼貌用语,平时我在早晨、放学时主动以常州方言和幼儿打招呼,幼儿便自然而然用常州方言表达问候。
4.利用游戏的积极因素,提高幼儿使用方言的频率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