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老子和他的辩证法思想;孔子的“仁”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诗经》,屈原和《离骚》,孟子和庄子的散文;艺术;天文和物理;名医扁鹊。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使学生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不同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名人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和著作,对我国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总结与交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创作的楚辞,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秦诸子的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文学、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