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1.明确时间概念、正确计算历史年代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在这一年以前的叫公元前XX年,在这一年以后的叫公元XX年。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通常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但公元前的情况正好相反。按习惯用法,1世纪指公元元年到公元100年。运用公元纪年年代尺,就是用图示方法算出公元纪年。由于年代尺上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没有“零”这个数字,所以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人物或事件年代时要减去1年。
公元前2年 公元前1年 公元元年 公元2年
(公元1年)
2.比较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生活
时间
地点
使用工具
种植农作物及住房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距今约
7000年
我国长江流域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
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
挖掘水井,
住着干栏
式的房子
半坡原始
居民的生
活
距今约
6000多年
我国黄河
流域氏族
公社的一
个典型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色
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纱、织布、制衣
种植粟,
饲养家畜,
种植蔬菜,
住半地穴
式的房子
3.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生活都已经能够建造房屋。判断下面两幅图哪个属于河姆渡,哪个属于半坡的原始居民。通过比较两种房屋存在的差异来谈谈你判断的理由,再延伸想一想,类似差异还存在于哪些地方。
图一 干栏式房屋 图二 半地穴房屋
解题思路:注意观察房屋的结构,主要从地理的角度如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来判断两种房屋在建筑风格上的差异。 答案提示:图一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图二为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理由: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洼潮湿。干栏式房屋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适合所处的自然环境;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有保暖、避风的好处。类似的南北差异还表现在农作物的品种上,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这两种农作物各自适合在南方和北方不同气候、土壤环境中生长。
4.华夏族的形成.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传说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他们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后的华夏族。华夏之祖即黄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解释黄帝说:“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中国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5.为什么说华夏族是炎黄子孙
炎帝部落联盟和黄帝部落联盟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之后,两个部落联盟结合一起,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也可以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有利于我们团结海外侨胞、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
6.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
解题思路:分析成功的原因,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个人因素(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个人优良的品质)两个方面看。 答案提示:成功的原因: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因此,它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外部因素看,商鞅变法有秦孝公的坚定支持;从个人品质看,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1)商鞅变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商鞅变法内容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他们属于社会进步力量。
(3)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4)商鞅变法内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力。
(5)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又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7、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作用
条件:(1)春秋战国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来,长期战乱不断,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安定统一。(2)各国变法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统一准备了条件。(3)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最为强大,也为六国归秦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4)秦王赢政通过十年兼并战争,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正确的策略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关键因素。
作用:(1)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2)秦的统一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8、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首先要收集、整理与之相关的史实;再正确运用辩证的唯物史观并结合课本的具体史实,坚持“全面论”“重点论”“阶段论”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来说: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有: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进步;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等。局限性主要有:是否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规律;是否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是否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等。
9.如何评价秦始皇?
解题思路: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价历史人物一定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当时是战国纷争,战乱频繁,人民渴望安定、渴望统一。谁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谁就应该得到肯定。同时,也应该注意他的统治政策,像秦始皇这样的统治者还应该看到他的残暴的阶级本性。
答案提示:(1)秦始皇是对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2)秦始皇还是统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总之,秦始皇功过相比,功大于过。
10.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
解题思路:从商鞅变法对秦国影响及战乱对人民的危害入手分析。
答案提示:(1)统一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必要社会基础:春秋战国以来连年的兼并战争以及民族迁移、民族交流,大大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各民族的语言、风俗、经济、文化逐渐趋于融合。这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当时各族人民强烈渴望统一。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互相兼并,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割据战争、实现统一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3)强大的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长平之战后,赵国被消失40万军队,秦国更加强大,各国再也无力与强秦抗衡。
11.汉武帝述评
(1)汉武帝是一位具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表现在:政治上,鼓励推荐人才,建立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还亲自考察人才;颁布“推恩令”f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经济上,把铸币、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发行五铢钱;还重视兴修水利,亲治黄河,推行进步农业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军事上,打败了北边的强敌匈奴,解除了匈奴威胁;命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在西南地区设立郡县,疆域大大扩展了。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大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2)汉武帝的过失是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在他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农民不断暴动。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特别是他承认过失,知错即改的精神更为可贵。
12.分析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的原因。
解题思路:从西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初期几代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为切入点,到汉武帝时的经济状况、军队实力。 答案提示:西汉初,由于历经战乱,经济贫困,国力弱,不具备打败匈奴的条件,所以被迫实行和亲政策。文景时期,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仍不具备战胜匈奴的实力。当时西汉实施休养生息政策,所以虽然匈奴几次南下掠夺,西汉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反击战争。经过历代皇帝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钱粮充足,战马众多,战士训练有素,西汉具备了反击匈奴的实力。
*13、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异同
解题思路:要找出这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两件事情的异同点,就要从方式、结果、影响等方面考虑。 答案提示:①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I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I
②影响不同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独尊儒术”适应了当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但是“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的一种表现。 l
③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14.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建立(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分别有哪些措施?谈谈你的认识。
解题思路:秦始皇和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帝王,为巩固统治,都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谈认识要全面即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答案提示:(1)秦朝中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央集权统治的建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大事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2)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把地方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教育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3)认识: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君主,他们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如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5.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丝绸之路的得名,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相互渗透。
16.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解题思路:从汉武帝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大一统局面和经济的繁荣为切入点进行思考。 答案提示:条件: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汉代经济的繁荣为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同西域的关系,加强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西域都护的设立,是丝绸之路的保证。
意义:丝绸之路是划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时代的重大事件。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国的铁器、丝绸及养蚕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技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
三国时期开始,我国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建社会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民族斗争不断,其间虽有西晋的统一,但时间短暂。总之,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
封建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并非是历史的停滞、倒退。在分裂的同时,局部地区经济在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相对安定,如三国时魏蜀、吴、三地经济的发展,东晋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等。各民族人民接触频繁,在生产斗争和反抗各族统治者剥削、压迫的斗争中联系更为密切。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如西晋时“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这一潮流。因此,民族融合成为这一时期历史的另一特征。
综上,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生机,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18.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
解题思路:三国鼎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