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扬州慢》教授心得
顾丽萍
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上想要获得的一个突破。所以这次到句容实验高级中学参加“2014年江苏省高中语文、数学、英语名师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活动,我很重视,也希望自己能通过和同仁的切磋学习让自己在诗歌的教学中能有所突破。
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扬州慢》是姜夔词的最早作品,全词通过空灵的比兴手法,以谐婉的音节,精妙的字句和自然景物的衬托,反映了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表达了作者孤高的个性人格。这首词充分的体现出了白石词的“清空”的艺术风格,确实是白石词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因此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初定为: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设为:阅读讨论法和点拨法。临行前在自己的班级尝试着上了一节课。整堂课也有条不紊的上了下来,诗歌教学的要点:品读鉴赏似乎也完成得不错。可是自己和同事还是感觉少了什么,觉得这节课的教学有程式化的印记,看见了学生的讨论与发言,教者也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可是感觉不到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没能做到水到渠成,显得生硬。整堂课冷静有余而热情不足,师生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