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

211阅读 | 8收藏 | 9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第1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第2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第3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第4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第5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第6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第7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第8页
《岳阳楼记》导学案.doc第9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9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右手年华左手倒影 上传于:2024-07-03
《岳阳楼记》导学案 导学案编写:曹彬华 导学案审定:八年级语文教研组 赵州镇中学八年级 班 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 3、把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写情,由情言志。 4、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5、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学习重难点】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难点】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资料链接】:作者、背景、解题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解题: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一、【前置作业*我的自主学习】 (一)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政治家、文学家 。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朗读课文给括号前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谪( )守  浩浩汤汤( ) 汀( )兰 偕( )忘 冥(  ) 嗟( )夫  楫( ) yín( )雨 hào( )月 宠( )辱 (三)、解释下列文言句中的黑体字。 1.滕子京谪( )守( )巴陵郡 2. 增其旧制( ) 3.薄( )暮冥冥(  ) 4.前人之述( )备( )矣 5. 满目萧然( ) 6.若夫淫雨霏霏( ), 连月不开(  ) 7.浊浪排( )空 8.至若春和景( )明, 波澜不惊(  ) 9. 而或( )长烟一(  )空 10.则有去(  )国(  )怀乡,忧谗(   )畏讥 11.则有心旷( )神怡( ),宠(    )辱偕( )忘 (四)、解释下列各组文言中划线的字 1.和:政通人和(  )    2.通:北通巫峡(   ) 春和景明(    )      政通人和(   ) 3.空:浊浪排空(    )   4.极:南极潇湘(   ) 长烟一空(    )      此乐何极(   ) 5.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6.夫:荷担者三夫(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7.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8.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然则北通巫峡(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五)、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越明 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 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探究交流*我们相互提高】 ★阅读理解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一】本文主旨: 本文以作“记”为由,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览物之情的描写,借题发挥,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出了对滕子京的劝勉和规诫之意。 【二】岳阳楼记景物描写的特点 字数不多,境界壮阔。抓住特点,着力描写。对比互衬,相得益彰。运用骈偶句,整齐优美。以景寓情,情景交融。 【三】通读全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段意: 1、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之事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围绕“记”,重点描写岳阳楼及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第四部分(6):点明作记时间。 2、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4、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5、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6、第3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7、第4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8、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9、“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10、“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11、“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1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13、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阅读下列各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㈠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⒈ 解释划线词: 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⑵ 百废具兴  具: 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 ⑷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之: 2. 用原文回答: ⑴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⑵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乃 重 修 岳 阳 楼 ㈡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⒈ 解释划线词: ⑴横无际涯 横:   涯: ⑵朝晖夕阴  晖: ⑶前人之述备矣 备: ⒉ 解释划线词: ⑴①北通巫峡       通: ②政通人和       通: ⑵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⒊ 翻译下列句子: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___ ⒋“前人之述备矣”与第一节中的_________一句相照应。 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 然,感极而悲者矣。 ⒈ 解释划线词: ⑴连月不开 开: ⑵日星隐耀 隐: ⑶樯倾楫摧 樯:   倾:   楫:   摧: ⑷忧谗畏讥 谗:     畏: ⒉ 解释划线词: ⑴ 极:①南极潇湘      极: ⑵ 薄: ①薄暮冥冥  薄: ②感极而悲者矣    极: ②薄如钱唇 薄: ⒊本节极力描写湖上凄凉的景象,作用是 。 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