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高考广西语文押题预测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清代,许多大陆百姓移居台湾,成为开发台湾最早的人群。台湾岛与大陆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在横跨台湾海峡的过程中,儒家文化成为支撑大陆移民的精神力量,维系着一代又一代人到台湾谋求生存与发展。
儒家文化促进了清代两岸海洋交通及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清初,为了防范郑成功的北伐,朝廷颁布了海禁等政策法令。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大军收复台湾之后,台湾才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此后,清廷宣布开界,海禁正式结束。台湾的收复,标志着清朝完成了大陆与台湾的政治统一,极大地促进了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从此,清朝在台湾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广施恩惠仁政,培育道德风尚,消除战争气氛,以儒家文教礼乐治民,使儒家文化在台湾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超越以往任何朝代,也极大地加速了两岸海洋交通运输和台湾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洋交通往来开始常态化,官员的调动、民众的出行、货物的运输等使台湾海峡的海上交通变得颇为忙碌。正如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所说,“事实证明,台湾经济、文化的进一步振兴,正是在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权管辖之后”。例如,清人倪赞元提到:“北港实为海汊,通金、厦、南澳、日本、吕宋等处,商船萃荟。”当时的北港是一个位于台湾西海岸的中部地区的海湾城镇,是台湾的主要港口之一,且是大陆民众移民到台湾垦荒的重要登陆地。它与福建、广东甚至是日本、吕宋等地都有频繁的海洋交通运输往来。这说明台湾与大陆以及海外的海洋商业交通在海禁政策解除之后获得了巨大的释放,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此时得到有力的提升。
儒家文化引导清代台湾各移民族群和平相处。清代早期,台湾移民激增,使台湾的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但由于移民来自大陆不同的省份和地域,他们之间难免存在生活习惯差异、语言沟通障碍和土地利益之争。台湾慈裕宫的《劝中垅泉漳和睦碑记》中说记载了这段历史。碑记引用了孔子弟子夏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以及孟子提出的“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以其中藴含的和平思想来劝说各移民族群的民众和睦友好、平等相处。另外,碑记还以儒家伦理道德的观念教育和劝诫各族群,不要把祖籍地域作为乡亲分类的唯一依据,应当将所有人全视为同类、家人,如此才是异于禽兽的人类的社会伦理关系。碑记作者最后还发出倡议,希望各移民族群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表达了对各移民族群民风淳朴敦厚、同享升平之乐的美好愿景。儒家文化在两岸巨大的影响教化作用,几乎使台湾自闽粤两省来的新居民和各族群化解矛盾,亲如家人,足见儒家文化在清代台湾民众中展现出的亲和力。
在清代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儒家文化在促进两岸海洋交通运输业和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帮助台湾早期各族群化解矛盾、和平相处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文化枢纽。
(摘编自潘志宏《儒家文化:清代海峡两岸之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文化在施琅收复台湾之后得以传入台湾,极大地促进了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
B.清政府在台湾推行儒家文化,具体表现为当时台湾西海岸的城镇北港“商船萃荟”。
C.因为赴台移民来自大陆不同的省份和地域,所以容易产生各种差异、矛盾乃至争斗。
D.儒家文化以其巨大的教化作用,化解了台湾自闽粤两省来的新移民和各族群间的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证了儒家文化是清代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
B.文章第2段将台湾在海禁政策解除前后的经济面貌进行了对比,突出施行仁政的作用。
C.文章第3段以碑记为例,证明儒家思想具有教化台湾各移民族群和睦相处的功能。
D.文章着重阐述了儒家文化在清代如何推动两岸和谐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文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也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
B.儒家“仁政”思想在台湾得到大力施行,这是台湾海洋交通运输繁荣的政治保障。
C.文中碑记作者认同儒家思想,他反对将祖籍地域是否相同作为乡亲分类的标准。
D.儒家思想可为我们构建两岸和谐关系、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现实来看,乡村振兴要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乡村的传统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农产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乡村的这一功能都无可替代。想要更好地发挥乡村的这一功能,既要坚持原来的好方法,又要探索新路径。要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保障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农产品数量充足后,要把提高品质放在突出位置。聚焦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四个关键环节,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让农民得到更大比例的增值收益。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挥乡村在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新功能,依托各地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底蕴等优势,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从长远来看,乡村振兴还应准确把握乡村演变规律,提高乡村建设的前瞻性。随着乡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以前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村庄布局,会逐步面临新的问题。如农村人口空心化,一些村庄常住人口大幅减少,留下的多是老年人;农村土地利用空心化,一些村庄中大量房屋无人居住,有些因年久失修垮塌成废墟;农村公共资源闲置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到城镇上学,农村学校在校学生越来越少。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逐步调整优化现有村落布局。村落布局优化调整应因村制宜:对人口净流出较多、但又需要长期保留的村庄,应着重调整优化其内部空间,盘活闲置资源,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留守村民的生活品质;对人口空心化严重、趋于消失的村庄,可适当撤并搬迁,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居住;对产业集聚、人口流入的村庄和集镇,应适度超前规划,加大建设投入,提升其人口和经济承载力。
(摘编自马建堂《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材料二 “十四五”开局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坚持农牧业农牧区优先发展,以增强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农牧民收入为关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海西州多举措支持农牧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以培育产业发展能力为抓手,促进农牧区低收入人口稳定就业增收,加大在硬件设施投入上的支持力度,以政策倾斜为乡村振兴筑基铺路。
坚守耕地红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优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安排,强化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应用。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海西州勇于探索新路径,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为乡村振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持点。
依托州内龙头企业,以开发利用村级资源的方式来发展产业,以村集体经济资产租赁经营等方式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园区+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新模式带动发展村级产业,建立起经营灵活、管理有效、运行稳健的集体经济发展机制。鼓励以自主开发、投资入股和就业参与等方式,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效能,为乡村振兴探出新路。
(摘编自《海西:“多手联弹”谱写乡村振兴乐章》)
材料三 丽江市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全力打造拉市乡村振兴示范园。拉市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项目包括核心区以及外围辐射区两部分,总占地面积为69.86平方千米,总投资约35.83亿元。该项目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一流产业基地+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模式要求,坚持生态优先,重点实施山体修复、水体治理、湿地修复等措施。
在打造高原绿色经济示范基地方面,拉市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通过特色化育种、科技化培育、精细化加工、智能化商贸等方式,将形成海东村“百果园”种植试验田、吉余村“千亩蔬菜基地”等农业种植基地。拉市海是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国际重要湿地,拉市镇以此为依托,重视发展生态旅游。此外,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上,该地将运用自然教育研学、纳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度假三类产品体系,打造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营建纳西生态人居示范区。
拉市镇资源禀赋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拉市乡村振兴示范园高原农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以及农产品规模化种植、产供销一体的发展方式,将成为丽江高原特色农产业发展的标杆,引领带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丽江市已要求各部门制定政策,落实责任,做好督导,积极推进拉市乡村振兴示范园高原特色农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示范村建设,完成田园综合体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
(摘编自《云南丽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向社会提供农产品的这一功能会越来越重要,而想要更好地发挥乡村的这一功能,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是关键。
B.实现乡村振兴,还需发挥乡村在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新功能,拉市镇所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就是在进行这样的探索。
C.海西州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的做法,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积极尝试,在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D.拉市海是云南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拉市镇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来发展生态旅游,未来拉市镇有可能会成为丽江旅游的新亮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原有的村庄布局将难以适应发展之需,其面临的农村人口空心化、公共资源闲置化等问题会逐渐显现。
B.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所面临的情况也十分复杂,因此要准确把握乡村演变规律,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C.海西州的龙头企业对当地乡村振兴作用明显,在新模式的驱动下,这些企业能帮助当地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级产业发展。
D.拉市镇是乡村振兴中因地制宜的典范,其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打造出的高原特色农产业,引领着丽江的农业发展方向。
6.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海西州与丽江市有哪些相同的做法?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长明灯
鲁 迅
春阴的下午,吉光屯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了,人们的耳朵里,仿佛还留着一种微细沉实的声息——“熄掉它罢!”
“还是这样么?”三角脸的拿起茶碗,问。
“听说,还是这样,”方头说,“还是尽说‘熄掉它熄掉它’。眼光也越加发闪了。见鬼!这是我们屯上的一个大害,我们倒应该想个法子来除掉他!”
“什么东西!我们上县去,送他忤逆!”阔亭捏了拳头,在桌上一击,慷慨地说。
“不成。要送忤逆,须是他的父母、母舅……”方头说。
“可惜他只有一个伯父……”阔亭立刻颓唐了。
“老年人不都说么:这灯还是梁武帝点起的,一直传下来,没有熄过。他现在这么胡闹,什么意思?……”胖脸的庄七光放开喉咙嚷起来了。
“我想:还不如用老法子骗他一骗。”灰五婶,本店的主人兼工人说道。
“什么老法子?”庄七光诧异地问。
“他不是先就发过一回疯么,和现在一模一样。
“他那时也还年青哩,他的老子也就有些疯的。听说:有一天他的祖父带他进社庙去,教他拜社老爷、瘟将军,他硬不拜,跑了出来。后来就像现在一样,一见人总和他们商量吹熄正殿上的长明灯。他的老子又太疼爱他,不肯将他锁起来。——幸亏我家的那时还在,给想了一个法:将长明灯用厚棉被一围,漆漆黑黑的,领他去看,说是已经吹熄了。
“后来全好了的!不知道怎么这回看了赛会之后不多几天,又疯了起来。午后他就走过这里,一定又上庙里去了。那灯不是梁五弟点起来的么?不是说,那灯一灭,这里就要变海,我们就都要变泥鳅么?你们快去和四爷商量商量罢,要不……”
“我们还是先到庙前去看一看。”方头说着,便轩昂地出了门。
“庙门还关着。”阔亭高兴地说。
他也还如平常一样,黄的方脸和蓝布破大衫,只在浓眉底下的大而且长的眼睛中,略带些异样的光闪,看人就许多工夫不眨眼,并且总含着悲愤疑惧的神情。短的头发上粘着两片稻草叶,那该是孩子暗暗地从背后给他放上去的,因为他们向他头上一看之后,就都缩了颈子,笑着将舌头很快地一伸。
“你干什么?”三角脸走上一步,诘问他。
“我叫老黑开门,”他低声、温和地说,“就因为那一盏灯必须吹熄。你看,三头六臂的蓝脸,三只眼睛,长帽,半个的头,牛头和猪牙齿,都应该吹熄……吹熄。”
一个赤膊孩子擎起他玩弄着的苇子,对他瞄准着,将樱桃似的小口一张,道:“吧!”
“你还是回去罢!倘不,你的伯伯会打断你的骨头!灯么,我替你吹。你过几天来看就知道。”阔亭大声说。
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阔亭的眼,使阔亭的眼光赶紧辟易了。
“你吹?”他嘲笑似的微笑,但接着就坚定地说,“不能!不要你们。我自己去熄,此刻去熄!”他说着,一面就转过身去竭力地推庙门。
“不成!你没法开!”
“那么,就用别的法子来。”他转脸向他们一瞥,沉静地说。
“哼,看你有什么别的法。”
“我放火!”
他闪烁着狂热的眼光,在地上,在空中,在人身上,迅速地搜查,仿佛想要寻火种。
方头和阔亭在几家的大门里穿梭一通之后,吉光屯全局顿然扰动了。许多人们的耳朵里、心里,都有了一个可怕的声音:“放火!”全屯的空气紧张起来,凡有感得这紧张的人们,都很不安,仿佛自己就要变成泥鳅,天下从此毁灭。
这事件的中枢,不久就凑在四爷的客厅上了。坐在首座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西头,老富的中风,他的儿子,就说是:因为,社神不安,之故。这样一来,将来,万一有,什么,鸡犬不宁,的事,就难免要到,府上……是的,都要来到府上,麻烦。”
“是么,”四爷捋着上唇的花白的鲇鱼须,却悠悠然,仿佛全不在意的模样,说,“这也是他父亲的报应呵。他自己在世的时候,不就是不相信菩萨么?我那时就和他不合,可是一点也奈何他不得。现在,叫我还有什么法?”
“如果真是烧将起来……”方头说。
“真是拖累煞人!”四爷将手在桌上轻轻一拍,“这种子孙,真该死呵!唉!”
方头说:“我们得赶紧想法子。我想:倒不如姑且将他关起来。”
“我是天天盼望他好起来,”四爷在暂时静穆之后,这才缓缓地说,“可是他这疯病总不好。也不是不好,是他自己不要好。无法可想,就照这一位所说似的关起来,免得害人。”
“那自然,”阔亭感动地说,“可是,房子……”
“庙里就没有闲房?……”四爷慢腾腾地问道。
“有!”阔亭恍然道,“有!进大门的西边那一间就空着,又只有一个小方窗,粗木直栅的,决计挖不开。好极了!”
未到黄昏时分,天下已经泰平,或者竟是全都忘却了,人们的脸上不特已不紧张,并且早褪尽了先前的喜悦的痕迹。在庙前,人们的足迹自然比平日多,但不久也就稀少了。吃过了晚饭,还有几个孩子跑到庙里去游戏。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
孩子们牵着手,慢慢地向自己的家走去,都笑吟吟地,合唱着随口编派的歌:
“白篷船,对岸歇一歇。
此刻熄,自己熄。
戏文唱一出。
我放火!哈哈哈!”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日
(选自鲁迅同名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标题“长明灯”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吉光屯的人们当时愚昧保守的思想,同时也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B.作者以将“梁武帝”误说成“梁五弟”的灰五婶,来影射那些不明真相却人云亦云的人,具有讽刺意味。
C.四爷对如何处理“他”其实早有主意,所以并未将之放在心上,对郭老娃的话也就“悠悠然,仿佛全不在意”。
D.小说可分为茶馆议论、社庙争论、客厅筹划和社庙尾声四部分,但只在社庙争论中写了“他”与村人的正面冲突。
8.鲁迅塑造了很多“先觉者”形象,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本文中的“他”也是其中之一。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塑造“他”这一“先觉者”形象的。(6分)
答:
9.文章以孩子们合唱的歌结尾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玄龄明达政事,夙夜尽心,用法宽平,与杜如晦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推房、杜焉。房玄龄、高士廉遇少府少监窦德素于路,问:“北门近何营缮?”德素奏之。上怒,让玄龄等曰:“君但知政事,北门小营缮,何预君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臣不知陛下何以责玄龄等,而玄龄等亦何所谢!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不知何罪而责,亦何罪而谢也!”上甚愧之。房玄龄尝以微谴归第,褚遂良上疏,以为:“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自非有罪在不赦,搢绅同尤,不可遐弃。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退之以礼;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上遽召出之。顷之,玄龄复避位还家。久之,上幸芙蓉园,玄龄敕子弟汛扫门庭,曰:“乘舆且至!”有顷,上果幸其第,因载玄龄还宫。癸未,以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时房玄龄留守京师,有自京师来者,上问:“玄龄何言?”对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但云李纬美髭鬓。”帝遽改除纬洛州刺史。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乃上表谏,以为:“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臣旦夕入地,傥蒙录此哀鸣,死且不朽!”玄龄子遗爱尚上女高阳公主,上谓公主曰:“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上自临视,握手与诀,悲不自胜。癸卯,薨。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
B.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
C.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
D.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股肱,本义是大腿和胳膊,意为辅弼,常指辅佐帝王的重臣,又比喻得力的亲信。
B.归第,犹“落第”。古代科举考试放榜,榜上无名,表示应试不中。
C.致仕,意为交还官职。一般官员致仕年龄为七十岁,也可提前。
D.尚,仰攀婚姻。古时娶公主不能称“娶”,而以“尚”强调君臣关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房玄龄勤勉国事,昼夜操劳,与杜如晦同为太宗的宰相,他们同心同德,相互配合,辅佐朝政。时人论及良相时,首推房、杜二人。
B.当太宗怪罪房玄龄、高士廉不该越职言事时,魏征敢于直言进谏,为房、高二人据理力争,认为臣子处政应事无巨细,而君主当从谏如流。
C.房玄龄受到冷遇,褚遂良呈递奏章,历数房玄龄的功劳,认为有功勋的老臣即使犯下不可赦免的罪过,皇帝也应以礼相待,不能抛弃。
D.房玄龄抱病上表,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停止征讨高丽。他病危将死,还忧国忧民,竭心尽力,太宗大为感动,亲自探望他与他诀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问于有司,理则宜然。不知何罪而责,亦何罪而谢也!
译文:
(2)久之,上幸芙蓉园,玄龄敕子弟汛扫门庭,曰:“乘舆且至!”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卜算子
向子諲
雨意挟风回,月色兼天静。心与秋空一样清,万象森如影。
何处一声钟,令我发深省。独立沧浪忘却归,不觉霜华冷。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雨意挟风回”一句,词人抓住雨势未成、风挟雨去的变化过程,描写较为细腻。
B.词人描写月华的静静流淌与夜空的沉寂无声,巧妙地营造出幽谧深远的意境。
C.“万象”指自然界的一切景象,此时周围树木繁密,森然如影,令词人感到畏惧。
D.本词写词人在秋夜江边的所见所闻所感,言出肺腑,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
15.词人“不觉霜华冷”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捕捉到“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个细节,呈现了一位内敛女子的形象,与下文“ , ”的描写相一致。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始皇极度奢侈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 ”,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 ”。阶级矛盾的尖锐已见于言外。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询问老师道理时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其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已经很久没去影院了,但在《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这两部电影上映后,不少人把自己2021年的第一部电影“配额”给了它们。在电影中,先辈们不再只是课本上的符号。如《长津湖》中,当真实的战争场景 在大银幕上,所有观众都理解了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和敌人 的选择——中华民族每到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难道有这样的英雄先辈,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了同胞的幸福生活?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从电影大国迈上了电影强国的 。在这两部电影中我们看不到炫技,只看到先辈们有血有肉,有梦想也有烦恼,跟当下的你我 ;但当祖国需要他们时,他们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他们身上有热血,心中有大义。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让几十年间的时空交汇,勾勒出一幅绵延不绝的民族信仰巨幅画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呈现 同归于尽 征途 并无二致
B.浮现 同归于尽 前途 天壤之别
C.浮现 玉石俱焚 征途 天壤之别
D.呈现 玉石俱焚 前途 并无二致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民族每到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难道有这样的英雄先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了同胞的幸福生活?
B.中华民族每到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不正有这样的英雄先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了同胞的幸福生活?
C.中华民族每到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难道有这样的英雄先辈,通过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了同胞的幸福生活?
D.中华民族每到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不正有这样的英雄先辈,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了同胞的幸福生活?
19.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
B.(林冲)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
D.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树木的叶片中存在着能够吸收可见光的色素,其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少, ① 。叶绿素主要吸收太阳光中的蓝紫光和红橙光,而不能吸收绿光,其表现就是大多数树木的叶子在成长阶段呈现为绿色。
而叶片在衰老的过程中,因为其中的叶绿素会逐渐减少,此外可能还会合成一些新的色素, ② 。例如毛白杨等一些植物在落叶前叶绿素未完全流失,叶子会呈现浅绿色或黄绿色。另外还有一些植物的叶子之所以在凋落前变红, ③ 。如果含有花青素苷的叶片中还残存叶绿素,那么这些叶片将呈现为褐色;如果叶片中含有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那么叶片将呈现为橙色。
随着叶绿素含量的越来越少,树叶的生命正慢慢走向终点。( )。这些落叶还会发挥它们的最后一点价值:腐烂后会使泥土变得更加肥沃,真可谓“化作春泥更护花”。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
21.如果要在文中的括号处补写一句话,你会从以下两句中选择哪一句?请说明选择该句的理由。(5分)
【甲】只要一刮风或者一下雨,变了色的树叶就会掉落到地上
【乙】尽管不舍,但变了色的树叶早已做好了从树上掉下来的准备,只要刮一阵风,或者下一场小雨,它们就会飘落到地上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词语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词新语如一面镜子反映了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新发展、新现象。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不少新词新语涌现出来,比如“绝绝子”“躺平”“工具人”“内卷”等。在校园里,在部分中学生口中,一些诙谐、调侃、戏谑甚至不雅的新词新语更是层出不穷,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
面对这些新词新语,有人欢喜有人忧。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与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A项,“儒家文化在施琅收复台湾之后得以传入台湾”错误,文章第2段中有“使儒家文化在台湾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可见儒家文化在施琅收复台湾之前就已传入台湾。B项,“北港‘商船萃荟’”是“清政府在台湾推行儒家文化”的具体表现错误,文章第2段中说的是“这说明台湾与大陆以及海外的海洋商业交通在海禁政策解除之后获得了巨大的释放,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此时得到有力的提升”。D项,“化解了台湾自闽粤两省来的新移民和各族群间的矛盾”错误,文章第3段中说的是“几乎使台湾自闽粤两省来的新居民和各族群化解矛盾”,选项忽略了“几乎”这一词语。
2.B “将台湾在海禁政策解除前后的经济面貌进行了对比,突出施行仁政的作用”错误。文章第2段只阐述了台湾在海禁政策解除后的经济面貌,并没有介绍施行海禁政策时台湾的经济面貌,故“对比”关系不成立。
3.C “他反对将祖籍地域是否相同作为乡亲分类的标准”错误,文章第3段中说的是“不要把祖籍地域作为乡亲分类的唯一依据”,可见碑记作者并不“反对”,只是不主张将祖籍地域是否相同作为乡亲分类的“唯一”标准。
4.A “乡村向社会提供农产品的这一功能会越来越重要”错,材料一中说的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乡村的这一功能都无可替代”,并未说其越来越重要;“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是关键”错,材料一只是列举了“更好地发挥乡村的这一功能”的措施,并未点明其关键。
5.D “引领着丽江的农业发展方向”变未然为已然,材料三第三段中说的是将引领带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6.答案:①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如海西州支持农牧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丽江市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等。②具体举措多有创新。如海西州依托州内龙头企业,开创“园区+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丽江市围绕“一流产业基地+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的模式要求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③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如海西州以注重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质增效等为抓手,丽江市坚持生态优先,重点实施山体修复等措施。④政策支持注重协同。两地均多措并举,从农业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概括海西州与丽江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相同做法,需综合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根据材料二中的“海西州多举措支持农牧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和材料三中的“拉市镇资源禀赋良好,地理位置优越……引领带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可知,两地都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①。根据材料二中的“依托州内龙头企业……以‘园区+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新模式带动发展村级产业”,和材料三中的“该项目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一流产业基地+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模式要求”可知,两地的模式都有所创新,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②。根据材料二中的“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持点”“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效能,为乡村振兴探出新路”,和材料三中的“坚持生态优先,重点实施山体修复……措施”可知,两地都注重生态保护,科学合理地进行总体规划,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③。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和材料二中的“以政策倾斜为乡村振兴筑基铺路”,以及材料三中的“丽江市已要求各部门制定政策……工作”可知,两地在推动乡村振兴上都多措并举,从农业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支持,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④。
7.C “四爷对如何处理‘他’其实早有主意”错,由原文“现在,叫我还有什么法”“无法可想,就照这一位所说似的关起来”可知,四爷并非“早有主意”,且原文只是说“四爷……仿佛全不在意的模样”,并非对如何处理“他”不放在心上。
8.答案:①正面塑造:综合使用了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正面描写手法,突出了其与众不同的“先觉者”的形象。②细节描写:本文注重细节描写,如“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等,突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