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掌握悼词内容的基本特征。
2.了解马克思一生所作的重大贡献。
3.体味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崇敬和痛悼之情。
【重点难点】
了解马克思一生所作的重大贡献
【学法指导】
讲读分析法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介绍背景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上,他们的看法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经典著作。即使分居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语),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课中学习
一、落实文学常识及字音字型
二、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1.悼词的特点:
★开头——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悼念:对死者的悼念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特点:★有针对性,中心突出
★感情深挚,语言通俗
★开门见山,围绕主题
2.阅读,根据悼词的特点理一下文章的结构
(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 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三、研读文章,完成分析
1.作者为什么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①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②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③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与赞扬。
2.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 ”?
终生的所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没能陪在他身边,抱憾终生。这一时刻更是令世人万分悲痛和无法忘记的。
3.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 ?
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突出了思想家的特点,又写出了“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生命状态。
这是一种讳饰的修辞手法,蕴涵着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
4.“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中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
5.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纲,“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突出了马克思去世带来的后果,也揭示了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
“这位伟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与“不久”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强调了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也是一个过渡段,引出下文。
6.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主要有哪些?
理论贡献
①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理论)
(对于历史科学)
③其它领域都有独到发现
实践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