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的历史与动态的历史教学
动态的历史与动态的历史教学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时空里的事件、现象、观念等的运动。没有运动
就没有历史,否则,历史就会永远停留在“过去”, 换言之,历史是
动态的历史。从时间角度看,历史的动态性是显见的。如人类从原始
时代经历中世纪发展到近代、现代、当代,历史运动的节奏呈现出加
速度的特点: 记录原始社会的历史常以万年为单位时间,中世纪常以
千、直年为单位时间,近代、现代、当代则以几十年乃至几年为单位
时间。从空间角度看,越是发达地区,历史运动的速率越快,相反则
越慢。如世界历史进入到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的历史
内容显然比同时期亚、非、拉各国的历史要生动和丰富多采得多。
以上是容易理解的物理意义上的动态。若要使“动态的历史”具有史
学意义,还应从这两个层面加以认识与把握:
一是哲学层面。如量质互变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历史的
运动就高度遵循这一规律, 这一规律并使历史的运动表现为连续性和
阶段性。如我们以之考察近代日本的侵华史就不难发现,日本在经过
明治维新逐渐强大后(量变), 其对外侵略的野心也逐渐膨胀《质变),
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变本加厉,这“侵略”是有连续性的,这“变本加
厉”是有阶段性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和普遍矛盾的规律也是我们
把握历史动态性的哲学工具,使我们可以对复杂的、似乎彼此“不相
于”的历史问题进行动态考察。
是史学层面。运用历史理论和形式逻辑分析历史,能使我们把握
“历史动态”的理论意义。如“落后就要挨打”是科学的历史结论,
如果不以之反思评价和动态分析中国近代史,则那些“动态的苦难
史”并无意义。为什么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甚至不败而败? 因为落后。
而深入分析, 落后的内涵就不仅仅是指军事、 经济, 还包括政治制度、
观念意识、科学技术等。事实上,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中国的各派
人物都在行动上寻求摆脱落后之路, 为什么摆脱沙后如此艰难? 还得
从“落后”中寻找根源。试想,一个具有落后意识的人,又怎能找到
摆脱落后的良方? 落后意识从哪里来? 从落后的历史环境中来, 从落
后者的阶级属性中来。 这样, 就找到了近代中国走不出落后的总根源,
动态分析也就有了史学意义。这两个层面,用一句话归纳就是: 对动
态的历史从理论上进行动态的分析。这种动态分析,就是史学意义上
的动态。
当前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测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颇高, 这体
现了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动态的理论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
维能力具有直接意义。通观一下历史教学的现状,我认为一些历史教
师在“动态教学”方面是做得不够的,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视野偏狭,不善打破章节体系的限制,严重依赖教材的固定
程式。
二、教学缺乏思维含量,静态分析多,动态思考少,而静态分析又多
侧重于抠知识点。
三、虽有动态,但或失之于罗列史实,或缺乏分析角度和深度。
如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教学,上述缺点就具体表现
为 加对这三大历史事件,只依教材安排的叙述顺序,各讲各的,不
能对它们进行动态的联想、 挖掘和整体的把握, 分析出其原因、特点、
历史意义等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加对这些事件只团于一般性的单线
条分析, 动态思维含量不足,不能对这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内在
联系进行深入分析,如对《权利法案人《独立宣言入《人权宣言》这
些重要文件,不能站在它们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立国原则、革命精神的
高度和其历史的进步性上综合考察; 回虽然有动态分析, 但失之于简
单,如只将三大事件的起止时间、“导火线”、转折点等这些表面的
东西进行表层类比,而不能选取一个角度〈如斗争与妥协问题) 进行
深刻分析。
必须认识到“动态教学”的好处;
第一,可以使学生深化理解教材。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虽
然省却了许多麻烦, 但这种教学方式教不出特色, 尤其是挖不深教材,
更谈不上利用历史科学的内在特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章节
体系的好处是便于组织教学,便于学生分阶段分方面理解局部的历
史,但它不利于全面分析和学生深入把握“线”和“面”上的历史。
固定的教材内容经过教学的动态处理、组合、优化,会给学生以全新
的感觉: 历史内容的聚合带来了观点的更新,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带来
了对教材的全新理解, 对历史问题的追根溯源强化了历史纵深感和对
有关历史材料的深入认识。
第二,可以使学生活化教材。“动态教学”化静为动,还史以活,全
面活化了教材。 如“殖民主义”散见于教材各章,教学中若不对之加
以动态分析, 学生就难以理解殖民主义在不同时期有着显然不同的特
点,对“殖民主义”这一概念就不能从本质上加以理解与认识。又如
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部分共时性, 教学中若不对这
两大独立的事件进行动态揭示, 指出它们对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学生融怕永远也不会将这
两大事件联系起来。 可见, “动态教学”能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活
化教材,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第三,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态教学”其实就是对教材内容
的优化组合。学生对教材有深化的理解,活化的掌握,优化知识结构
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第四,可以使教学成为一个具有张力的开放系统。问题情景的创设,
使各类相关的历史内容处于动态; 立论角度的不同,必然带来不同的
论证过程,这就打破了章节体系教学的相对封闭和单一,而使教学具
有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张力。
应如何搞好“动态教学”呢?
一、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做好:
1 ,常规动态: 目前常规动态是“动态教学”的薄弱环节。在常规教
学中,章节内部和外部应有经常的动态联系。 对有些历史知识如果不
进行动态处理,历史就失去了延续性或参照物,学生理解就有困难。
如对清朝的“排丁入亩”, 如果只孤立讲解,而不联系西汉的编户制
度、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学生如何能认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