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题答题与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高考政治试卷中对时事类题目考查的要求和方式在逐渐转变。而这一类题目也成为区分学生成绩档次的“压轴”题目。因此,如何在高三政治备考中,帮助学生答好时事类题目,成为教师探索研究的重点和关键,结合2014年江苏省思想高考中的最后一题来探讨如何做好时事评论题目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三学生;思辨能力;时事评论;答题技巧
一、背景材料分析
2014年江苏省高考政治科目最后一道综合探究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对以往政治考试题目类型,这一考试题目形式从当前极热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宝”入手,通过各群体对这一新互联网金融形式的评价从而引出考试要点中的经济成分。而材料二中,通过一则为规范我国互联网金融秩序,成立相关监管机构的新闻引入政治元素。第一问主要是对政治科目认识论的考查,第二问则是从经济角度谈新型金融形式。而本题的重点和关键则是第三问,第三问中要求学生以经济知识和政治知识为分析背景,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写作主题,撰写一篇时事评论。而时事评论的写作要求中,首先要求使用规范的学科术语,其次还要运用材料分析,将理论与实证紧密结合。而这一类型题目作为时事评论题,无论是考核形式,还是答题重点和技巧都与以往有较大差别。
很多学生在看到这一类型题目之后,或毫无答题思路,或答题毫无重点可言。学生即使答题,而所答内容的不规范性以及答案口语化现象也较为严重。这不仅造成失分现象严重,实际上也反映了学生缺乏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思路存在偏差。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教学调整。
二、时事评论题目答题策略分析
要想答好时事评论题目,首先要有合适的切入点。从思想政治视角来考试,主要会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来考核。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应该从材料中所表达的意思切入,比如江苏高考这一题,两则材料分别从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两种现象入手,同时由引入国家政治元素,使得时事命题巧妙切入。其次,要寻找核心词语,答案的要点和重点都要围绕核心词语来回答,该题考查的核心就是互联网金融,那么结合这一核心问题,就会延伸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产生?另一个则是怎么有效管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市场需求的结果。而管控则重点需要国家介入。最后,答题还需要联系。比如与互联网金融产生联系的主体要进行分析,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使用者、监管者以及相对立的传统金融行业。正是通过将核心词语纵向和横向分别延伸,最终能够使得整个答题完善、全面、多层次。
在答题方面,还需要注意一下技巧。首先,在语句组织上,要避免过多口语化的内容。尽量用政治术语来叙述事件。其次,在事件论证上,应该使用论点加论据的方法,仅谈论点则缺乏实质性理解,而仅有论据,容易泛泛而谈。要把事件的评析放在合适的论点之中。再者,整个答题要有条理性。要分层次、有条理地阐述问题,不能通篇而论,毫无重点。最后,要注意总结,最好结合自身观点和看法,将问题由理论拓展至实际生活。
三、时事评论题目教学策略分析
只有重视对学生答题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