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点
作者:余映潮 孙竹青
教学时间:2009年4月17日
教学地点:广西南宁二中
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李白的《行路难》。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背景材料。
(屏显1)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学生朗读)
师:皇帝把李白召到宫里去,只让他写写诗,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乐。再读背景材料。
(屏显2)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学生朗读)
师: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批在课题旁边。“怀才不遇”是说,有才能但是无法施展。
师:看我们的学习任务: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屏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