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土地的誓言.doc

184阅读 | 8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土地的誓言.doc第1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土地的誓言.doc第2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土地的誓言.doc第3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土地的誓言.doc第4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土地的誓言.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那年小卖部门口 上传于:2024-06-28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2.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富有激情的语言,并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精读重要语段,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语句之间充斥着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感,因而学习本文的基础是能有感情诵读全文,能从中找出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分析这些句子是怎样表达出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的,才能最终把握文章的主旨。 【预习积累】 1.知识链接: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以此为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此后,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直至现在,9月18日在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2.掌握字词 (1) 给加点字注音,理解下列词语。 炽痛( ) 嗥鸣( ) 斑斓( ) 亘古( ) 蚱蜢( ) 怪诞( ) 默契( ) 田垄( ) 污秽( ) 镐头( ) 泛滥( ) 谰语( ) 蕻 ( ) 除此之外,我还掌握了这些词语: 【感知课文】 1.感情朗诵,整体感知 ①听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②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 要求:a、注意把握语气、语调、重音;流畅、准确,读出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 b、划出你最喜欢、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细读品味,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c.读后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探究】 1.欣赏歌曲《松花江上》 2.教师导入 3.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 标题是“土地的誓言”,土地会发出誓言吗?你怎样理解这一标题? (2) 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3) 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发出这样的誓言? 提示:请在文中找出相关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再谈一谈你的理由。 可用这一句式来谈:我从文中 (把相关语段读出来)可看出这是一方 的土地,…… 例如:我从文中“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 可看出这是一方美丽富饶的土地,如今它正被侵占,所以作者发出誓言要解救它。 (4) 课文总共只有两段,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相同之处?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原野”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却用“你”来称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 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的景物? (7) 品味鉴赏:本文的语言优美,饱含深情,请找出其中几处进行赏析。(结合课后练习一) (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 摘句: 赏析: 4.回味赛读,互动释疑 (1) 回味赛读:回味文章情感、语言特色等,进行朗读比赛。再度感受课文洋溢的情感,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2) 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组内交流解决。 【总结反思】 1.本文在写作上最值得我欣赏和借鉴的是什么? 2.本文在抒情上引起我感情共鸣最强烈的是什么? 3.我有新的见解,我也敢挑战权威,大胆指出他们的不足。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