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

170阅读 | 6收藏 | 1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1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2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3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4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5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6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7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8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9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10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11页
读书郎优质导学案1:孙权劝学.doc第1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被风吹过 上传于:2024-06-18
《孙权劝学》导学案 【教师寄语】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学习目标】 1.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顺句子。 2.研读:读清字词,读懂文意。 3.精读:读丰故事,读出个性。 【学习层次】 A层:读懂课文,领略古文的语言之美,培养语感。 B层: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C层:使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学习步骤】合作探究读出味道,个性解读读出思考。 一、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自己查找资料,了解鲁肃、吕蒙、孙权的相关信息并整理记录。 2.查阅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自己整理并填写在下面。 《孙权劝学》选自 ,这部书是 主持编纂的 体 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本书的编者是 (朝代) 、 家。 3.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 )②涉( )③邪( )④孰( ) ⑤遂( )⑥岂( )⑦更( ) 4.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 ②卿: ③当涂: ④辞: ⑤治经: ⑥ 邪: ⑦涉猎: ⑧见往事: ⑨及鲁肃过寻阳: ⑩过寻阳: ⑾即更刮目相待: ⑿见事: ⒀蒙乃始就学: ⒁肃遂拜蒙母: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④即更刮目相待。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课堂自主学习 (一)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小组活动:1.推选一位同学负责读课文一遍 2.其余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出你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的字词; 3.读完后,大家把圈出的字词正音。 方法链接:如何读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停顿? 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二)二读──理解大意。 小组活动: 1.结合课前导学,组长分工,组内成员轮流作口头翻译,并指出个人翻译部分里的重点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指出他翻译的不足。 2.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小组合作译读练习。 3.将疑难词句的解释讨论解决。 友情提示:①疏通文意时要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会圈点勾画。 ②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保留不用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三)三读──朗读竞赛。 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小组内逐句揣摩三位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语气。 展示交流: 【温馨提示】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在上述基础上,小组内先分角色朗读课文,用现代文表演人物对话。小组当场表演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再现当时情境。比比看哪组表现得好。 (四)品读──合作探究。 1.轻声朗读,梳理课文内容,概括本文情节。 ①(用原文回答)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吕蒙推辞的理由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 。劝的语言是: 吕蒙就学,鲁肃称赞 。 ②孙权劝学——吕蒙( )学——鲁肃( )学 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哪个词最关键?那么,孙权是如何“劝”的呢?请找出孙权“劝”的语句,并揣摩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A. 讨论、模仿: B. 人物形象点拨:从这番劝说中,可看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3.孙权劝学的结果如何?试找出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并揣摩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请同学朗读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A.讨论、模仿: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模仿语气朗读。 B.人物形象点拨: 从这些语句及行动中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吕蒙能听从劝告“就学”,从昔日的“吴下阿蒙”到如今的“刮目相待”,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学会逐步深入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从而体会人物形象这种学习方法。 4.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前后的变化,请大家找出并解释。 5.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的学习,最终让同僚刮目相待,学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另外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伤仲永》。比较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6.积累延伸: ①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②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你又知道哪些? 【必做题】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5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 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选做题】 1.你读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想?在日记本上写一篇读后感。 2.查找摘记有关读书、学习的诗句、格言。 3.辩论台: 前两天班中的一位男同学王刚在日记里曾告诉我,她厌学,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感觉对学习失去信心,虽然我在日记里和她进行了交流,但看到他课堂中木讷的表情、迟缓的动作,我知道,她的思想还是没有彻底转变,趁今天这个机会,同学们能否帮老师劝学呢? 请各小组分为两组充当劝学角色的为一派——孙权派,充当被劝的又自成一派——吕蒙派。请双方同学再认真准备3分钟,找出你认为最有说服力的劝学材料,然后再比试高低。方法是:一方同学劝,看看另一方同学是否接受,如不接受要说出反驳理由”。 赠言共勉: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努力读书吧,相信你会成功! 【参考答案】 一、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自己查找资料,了解鲁肃、吕蒙、孙权的相关信息并整理记录。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2.查阅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自己整理并填写在下面。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书是 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编 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本书的编者是司马光(朝代)北宋 、 政治家、史学家 。 3.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qīng ) ②涉(shè ) ③邪(yé ) ④孰(shú ) ⑤遂(shú ) ⑥岂(qǐ ) ⑦更(gēng) 4.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对…说。 ②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③当涂:当道,当权。 ④辞:推托。⑤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⑥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⑦ 涉猎:粗略地阅读。 ⑧见往事:了解。 ⑨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⑩过寻阳:到。 ⑾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⑿见事:认清事物。 ⒀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⒁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又有谁能比得上我呢?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 ④即更刮目相待。 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二、课堂自主学习 (一)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小组活动:1.推选一位同学负责读课文一遍 2.其余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出你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的字词; 3.读完后,大家把圈出的字词正音。 方法链接:如何读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停顿? 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二)二读──理解大意 小组活动: 1.结合课前导学,组长分工,组内成员轮流作口头翻译,并指出个人翻译部分里的重点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指出他翻译的不足。 2.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小组合作译读练习。 3.将疑难词句的解释讨论解决。 友情提示:①读书即是提笔时,疑难处要善于圈划、作标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②要学会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理解文言词语。 ③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保留不用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三)三读──朗读竞赛 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小组内逐句揣摩三位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语气。 展示交流: 【温馨提示】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