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李军 LI Jun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州 510520)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提出背景、核心思想、中国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多重异质性模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企业已经成为出口行为的主体,基于企业层面异质性的新新贸易理论正在构建传统贸易理论的微观机理。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理论思想是企业层面异质性是预测和解释贸易行为的基础,其经典模型是生产率异质性模型。这一模型极具理论启发,但也遇到了中国现实的挑战;拓展生产率异质性模型,发展多重异质性模型不仅可以提升新新贸易理论的现实解释力,而且可以释放更大的理论创新空间。
关键词 :新新贸易理论;企业异质性;多重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256-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出口企业的异质性变迁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研究》(批准号:13YJC79007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多重异质性变迁视角的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批准号:S2013040013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出口企业异质性与产业升级研究》(批准号:15CGJ022);2009年广东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投资潮涌背景下广东制造型企业的产业升级研究(批准号:092051)。
作者简介:李军(1981-),女,湖南岳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民营经济。
1 新新贸易理论的提出背景
国际贸易理论用于解释和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贸易的模式和贸易的经济效应,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化中。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国家角度讨论比较优势,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来自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因此,各国应该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这种国际贸易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而要素禀赋则可以较好地解释不同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来源。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新的贸易形式发展起来,如一国在进口汽车产品的同时,也出口汽车产品,这是传统的产业间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于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出现了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为基本假设的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
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其在全球配置资源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开始更多地聚焦于企业。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中,研究者都假设企业是同质的(Homogeneous)。这一简化的假设虽然有利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开展,但近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的挑战:与出口企业相比,非出口企业在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等重要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企业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而不是同质的,而企业异质性(Firm heterogeneity)对于理解企业为什么会出口、如何出口灯国际贸易的动因至关重要。BernardJensen的研究开始关注企业层面的因素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这一开创性研究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微观基础,在此之后,部分学者也意识到当探讨企业为什么出口这一基本问题时,假设企业是同质的存在较大的局限,从而引入了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并成功构建了企业异质性模型,同时基本证明了引入企业异质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Bernard Jensen,1995; Eaton, Kortum和Bernard, 2003;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这些学者认为,出口企业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企业间的差异(即企业异质性)对于理解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贸易活动至关重要,从而开创了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
2 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这一微观主体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企业异质性被应用于国际贸易的研究,BernardJensen的研究开创了这一先河。正是循着BernardJensen的这一思路,后续研究者尝试从实证研究入手寻找企业异质性与出口行为、出口利益以及其他国际贸易问题的关系。由于经典文献证明生产率差异是决定跨国企业是否从本土企业加入到出口企业行列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经济学对生产率研究颇多,对于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相对较好测算的指标,因此,将企业生产率作为企业异质性的代表是一个自然选择。Melitz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先本土市场后国际市场的发达国家典型出口企业,并发展了经典模型。
Melitz 2003年发表在《Econometrica》上的论文,提出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被业界推崇为新新国际贸易理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生产率异质性等新新贸易理论常常以该理论框架为切入点进一步展开研究分析,且“出口中学习”、“学习中出口”等理论都是在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的推论。因此,Melitz(2003)模型也是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
Melitz(2003)的理论推导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假设企业在了解生产率状况之后才会决定是否出口(假设Ⅰ),假设出口存在一个大于0的固定成本(假设Ⅱ),假设市场竞争条件为D-S 垄断竞争条件(假设Ⅲ)。
基于以上前提假设,设定所有企业的固定成本用f 表示,0f1,fx表示进入出口市场的成本,φ0表示企业的生产率水平,σ=1/(1-ρ)1表示不同商品间的替代弹性。
企业不出口,其收益为:r(φ)=rd(φ)
如果企业出口,其收益为:r(φ)=rd(φ)+n rx(φ)=(1+nτ1-б)rd(φ)
其中,rd(φ)表示来自国内市场的收益,rx(φ)表示来自国际市场的收益。同时考虑国际运输成本的存在,为了有一单位产品到达目的地,企业必须出口τ1单位的产品。n表示一个国家的贸易伙伴数目,意味着该国企业能将产品出口到n个国家,n=1。
因此,企业总利润函数为π(φ)=πd(φ)+max{0,πx(φ)}
由此可知,存在一个企业进入市场的生产率临界水平φ*和进入出口市场的生产率临界水平φx*。
由于进入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大于0,所以可以推出φx*φ*。 (推论ⅰ)
推论i意味着,拥有较高生产率水平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
3 新新贸易理论的中国经验与挑战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视角的中国研究基本上是2008年以后展开的,最早的研究主要是国外研究进展的介绍,很快有学者进行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总的来讲,中国研究一方面再次验证了新新贸易理论这一新的理论视角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发现了基于发达国家出口企业背景建立的生产率异质性模型与中国情境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樊瑛、陈丽丽、洪联英和罗能生等针对信息贸易理论的模型、脉络以及最新进展进行了分层分析,并且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运用各种方法来验证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有学者认为,我国的企业异质性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有自己的特点,不可以完全照抄照搬欧美的发展模式。譬如,刘志彪和张杰通过发现本土制造企业的出口情况除了与企业规模有关,还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本、资本密集度以及技术创新程度,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本土制造企业的出口模式与发达国家有本质区别。西方文献普遍认为出口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这一理论被国内学者李春顶、尹翔硕和李春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彻底推翻,认为西方学说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因此,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讲,中国经验本身提出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中国挑战。
4 新新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多重异质性模型的提出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情境下面临的生产率悖论,以及其它种种理论与情境不适宜的问题,李军和刘海云提出,新新国际贸易理论最经典的理论分析框架Melitz模型揭示了生产率异质性的重要性,但其模型结论和推论依赖于前文所述的三个前提假设。当研究对象转变为中国企业,可以发现,这三个前提假设与中国情境分别存在一定的偏离。
根据Melitz模型的假设Ⅰ,企业会基于所掌握的生产率状况进行出口决策,但是中国企业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入国企业,很多出口企业都是从国际市场进入本土市场的跨国公司 (FDI) 或者生而国际化 (global born) 的出口企业,并不是从本土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因此,Melitz模型的假设Ⅰ与中国情境存在偏离。
根据Melitz模型的假设Ⅱ,出口存在一个大于0的固定成本,但是在中国情境下,这一假设需要作出修订。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出口补贴水平较高以及出口企业资质的限制,国际国内市场分割程度较高,因此,假设Ⅱ与现实背离程度很高;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自从成为 WTO成员国以来,国内各个行业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政府也提供出口补贴来鼓励出口,国际国内市场逐步趋于统一,若路径依赖的影响忽略不及,则可假设Ⅱ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