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它是小学信息技术的开篇,也是本教材学习的基础。教材中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能够说出信息接收和传递的方式,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对每个人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从而引起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和重视,并能够真正的理解信息,正确的分析和使用信息,主动有意识的培养个人的信息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进入小学校园,绝大部分学生没接触过电脑,对信息的概念更是知之甚少,本节课可以让学生了解课程,了解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概念;从而了解所学的课程,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并对信息技术产生积极的兴趣。
三、设计思想
从身边简单的现象谈起,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身边关于信息的现象、关于信息接收的方式、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及常见的信息的处理工具,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渗透,让学生对信息、信息技术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学好用好信息技术的愿望。
又由于这节课的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过身边的具体实例,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老师引导下激发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参与中水到渠成,走近信息技术。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善于联系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信息的特征。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老师引导、师生交流、学生交流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发现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载体,明确信息的涵义,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关注,认识信息的价值,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积极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的概念;
2.知道信息的接收和传递方式;
3.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4.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1.什么是信息?
对话引入:这节是什么课呢?
预设:电脑课或信息课。
师:对,电脑课,也是信息课。我们同学知道什么是信息吗?
A.谈话:老师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谢,谢谢你的谢。同学们听到老师的介绍就知道老师姓谢,这就是一种信息,是声音的信息。上课铃响了,告诉我们要上课的信息,这也是声音的信息。
师:声音的信息还有什么?
生讨论作答。[预设:声音的信息还有广播、电视、录放机发出的声音等。]
师:除了声音,还有其他方式的信息。
B.谈话:路边的桃花开了,告诉我们……春天来了(预设)。桃花开了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现象也是信息。
拓展:闪电也是一种自然现象,闪电出现了告诉我们……要下雨的信息。下雪也是自然现象,下雪了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已经是冬天的信息。
C.谈话:人行道的红灯亮了,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D.问:生活中的信息还有哪些?
生讨论后作答。
书上文字,街上广告牌的文字,电视节目里的文字和各种图片都向都我们传递着信息。
E.小结得出信息的概念:信息就是通过声音、文字和图片传送的消息。
我们就生活在信息的世界里,信息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2.信息的接收和传递
A.信息的接收
师:用耳朵可以听声音,耳朵是接收信息的重要工具;
师:用眼睛可以看文字、图片、自然现象,眼睛也是接收信息的重要工具;
有学生举手发言,老师问询获得学生的反馈:
①手是接收信息的工具:因为用手摸一摸,你可以知道它是硬的还是软的;
②鼻子是接收信息的工具:因为它可以闻出气味是香的还是臭的;
③皮肤是接收信息的工具:因为它可以知道是凉的还是热的;
④舌头是接收信息的工具:因为它可以尝出甜、咸、苦的味道。
问:你是怎么接收信息的?
①听广播;
②看电视;
③接电话;
④听老师讲课;
⑤听别人说话;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