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醉翁亭记》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3.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导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感慨万千,沉醉其中。它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走进作者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检测预习
1、给下面加黑字注音
环滁 林壑尤美 琅琊 岩穴暝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觥筹交错 颓然 阴翳 林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