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醉翁亭记学案.doc

325阅读 | 15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醉翁亭记学案.doc第1页
醉翁亭记学案.doc第2页
醉翁亭记学案.doc第3页
醉翁亭记学案.doc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愿你如星愿我如月 上传于:2024-07-18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2、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3、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力求当堂成诵。 教学难点: 知晓太守为何而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跟随着先生的记述,做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关于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所作。 2、关于“六一居士”: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 三、指导朗读,理解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2、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环滁(chú) 壑(hè) 琅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辄(zhé) 霏(fēi) 瞑(míng) 晦(huì)  伛偻(yǔ lǚ) 肴(yáo) 提携(xié) 蔌(sù)  酒洌(liè) 觥筹(gōng) 弈(yì) 翳(yì)  颓然(tuí) 3、读出节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学生练读,掌握朗读节奏。 4、字词学习。 (1)积累词语: 蔚然:茂盛的样子。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 杂然:错杂的样子。 伛偻提携:驼背。        山肴野蔌:蔬菜。 (2)本文共用了25个“而”字,读时应分别轻重。请指出下面句这中的“而”哪个要重读,哪个要轻读,其中有什么规律。 渐闻水声潺潺而(重)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朝而(轻)往,暮而(轻)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重)乐亦无穷也。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重)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轻)乐,而(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总结规律:凡表示转折或递进的,要重读;凡起连接作用的,要轻读。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的不同。 四、品读课文,鉴赏美点 1、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太守为何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2、那课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作者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