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人之根本》教案
第一框 诚信是做人之本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做到讲诚信,不做任何有失诚信的事;
2、能力目标:进一步增加区分诚信与虚伪的能力,初步培养正确表达诚信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把握讲诚信的价值和不讲诚信的危害;知道诚信的来源。
教学重点
认识诚信,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怎样把诚信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1:《曾子杀猪立信》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出门,儿子哭着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来给你杀猪吃。”她从街上回来后,见曾子准备杀猪,制止道:“我不过是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子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说谎。”曾子坚持把猪杀了。
2、故事2:《商鞅立木取信》商鞅做了秦孝公丞相后,想立新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告示如有人将木头移到北门,奖励10金。老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后来,商鞅告示能移动者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