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

296阅读 | 12收藏 | 1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1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2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3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4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5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6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7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8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9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10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11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12页
成人高考 语文 古文练习(含答案)第1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用此生追杀我 上传于:2024-05-26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①,玃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③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⑤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⑥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⑦,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⑧所闻,则得之矣。 【注】①玃(jué):大猿猴。②母猴:又叫沐猴、猕猴。③过:错误。④穿井:打井。⑤子夏:孔子的学生。⑥史记:史书。⑦经:界限。⑧为:这里是审察的意思。 16. 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分)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分)举例论证。(2分) 17. “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