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 要: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根本的不同和隔阂。这就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去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人们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风俗习惯,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自己带来了便利。本文从文化的定义入手,首先介绍了中西方哲学之间的差异,然后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并说明了其根本原因,然后又从艺术和宗教层面进一步阐释了中西方间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哲学;餐饮;礼仪;艺术;宗教
一、前言
如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在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文化上的冲突和歧义,为工作和交流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所有的矛盾归结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根本的不同和隔阂。这就需要人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去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当大家换位思考时,就会发现其实价值观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思想深处或者说人本性的东西是共同的。将这些共同之处加以研究,就能很好解决文化共融问题,只有这样全世界的人们才能更好站在一起,更理性解决一些国际的争端,真正做到互利双赢。
二、文化的定义与简介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的文化仅指社会意识形态,或社会观念形态。梁漱溟先生曾认为中国是伦理性文化,以讲五伦,互以对方为主;希腊是科学型文化,突出科学精神,强调科学与理性;罗马是政治型文化,表现为罗马法的制定与应用,罗马的扩张等。庞朴先生也曾探讨过几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认为希腊文化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较重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印度的文化则关注人与神的关系等。
三、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 仁”和“ 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
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四、中西文化之比较
(一)哲学之分歧
文化是生活的表现。生活最为基本。文化、社会、思想等等皆为生活的表现,或者说为生活的一个侧面。生活支点便称之为文化、社会、思想等等。因而,重要的是人们怎样领会自己的生活。哲学思想即是一个民族生活自我领会的总纲。显然中西方各个民族自我领会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中国思想领会世界是重体会,西方思想领会世界是重思辨。中国思想的特征也是东方思想的特征,这是东西方文化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毛主席《实践论》有一句名言:“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此语可解作脱胎于禅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讲的是感觉层次(味觉),喻的是感应。如果从英国经验论哲学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把尝梨子滋味看作仅仅指味觉,那就失去了其主旨了。
中国思想强调社会或直感,认为真实的世界的存在不可能去用逻辑来证明,只能以直感证明。在中国哲学中,这也被称作体证或亲证,也就是体会。所以即使是愚不识字的贩夫都能从自己切身体验中知道真实的世界确实存在着。中国哲学讲的“有”与西方哲学讲的“有”不能相提并论,原因正在这里。这是中国思想高于西方思想的一个地方。而西方的逻辑主义有其极其成功的领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例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令人惊叹不已。西方科学讲相互作用,一般归结为“力”。中国科学则称作“感应”,如“天人感应”,生病则由于“感风寒”或“为邪气所侵”,“侵”是“感”的一种方式。西方思想把按逻辑主义原则,从原子假设出发,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元素,认为整个世界是由这些元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建立的。中国人也有原子学说,但对分析缺少积极性,而是把“气”看作有阴阳五行。中国古代思想家也寻求对气的分析,走上了一条全然不同的科学之路。
这一点区别在中西药的治疗上就能很好看出。如果你生病了,西医会去给你吃药打针,你哪有问题,我就针对哪个地方,一一击破。这样往往治好了这儿,那儿又出现了毛病。但中医看病不是这样。它注重调理,是从你身子整个全局去考虑,所以中医更在乎修生养性的一种自我调养。
(二)中西道德思想(价值观)及思维方式(也包括表达方式)的比较
东西方都讲博爱,但立德次序全然相反。西方思想从理念出发,如《圣经·新约》上说的,第一是爱上帝,其次是爱邻如己。东方思想则从亲情出发,向外扩展,如孟子的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东西方各民族都珍爱自己的价值观念,以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最高明。但西方思想倾向于强迫他人接受自己价值观念,东方思想则缺少这种倾向。西方国家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美国总倾向于推销自己的人权观念:别国不肯接受,动辄实施经济制裁压迫之。东方国家从来不喜欢输出价值观念。儒家思想从来主张以自己文化的先进性吸引别的民族学习,决不强迫。即使观点不同,也要友好相处。这是西方国家输出价值观观念常常引起战争的文化上的原因。现代中国也有“唯有我最革命”、“唯有我最正确”的“极左”思潮。这是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已经远离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研究表明,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还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强调群体意识,从家到社稷,从国到天下,最后才是个人。而西
方强调“个人主义”,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它反对权威对个人各种各样的支配,特别是国家对个人的支配,主张私有财产制度。拿美国人为例, 中美价值观的本质差别:美国人突出个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以家族主义为核心,贬低个人。
对大多数英美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 ?等打听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问题的话语被认为有失礼貌。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个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英美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相互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而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则提倡谦虚谨慎。一般来说,中国人大多反对或蔑视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例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No,I don't think so.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这在中国人看来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可见,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关世杰先生将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归纳为:中国人注重互动和相互倚靠,美国人注重自立和独立;中国人重视集体的作用,美国人重视突出个人;中国人注重保住“面子”,不但要保住自己的“面子”,还力求保住对方的“面子”,美国人不讲“面子”,有时也许要保住自己的面子(他们称“尊严”),但绝想不到对方的面子;中国人注重亲密无间,美国人注重保持个人隐私;中国人喜好共性,美国人喜好个性(中国人的“随大流”常与美国人的突出个人、“爱出风头”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偏好人际和谐,美国人喜欢个人竞争;中国人讲集体至上,美国人讲个人至上。
(三)餐饮及其礼仪上的差异
1950年,毛泽东同志到莫斯科同斯大林谈判,一次他对斯大林说,“我们订条约,不仅要好看,还要好吃。”斯大林当时认为,在外交场合他不好擅自对原话进行解释,可是他将这十四个字翻成俄语后,斯大林愕然,不知何所指。其实,毛泽东同志是想说条约不仅要体现中苏平等互利的原则,苏方还应给中国人民提供切实的援助。毛的说法通俗而又委婉,还带点幽默,然而由于中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斯大林无法理解,双方交流出现障碍。在中国,人们见面后总少不了要问句“吃饭了吗?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也正由于此,汉语中与“吃饭”相关的词语非常丰富,如“要饭的”、“饭桶”、“吃香”、“吃不消”等等。这就要提到中西方的餐饮方面的差异了。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
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而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讲究色香味俱全,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而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另外,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艺术的两条河流
西方的艺术非常注重人以及人的精神。西方绘画中通常会有许多的裸体画,展示人的力量美,身体美。这其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中国的艺术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中国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山水、花鸟,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西方艺术偏好于写实,以真实刻画人物细节为主的素描产生了。中国的艺术不喜欢写实,而讲究写意。认为实在的物质缺少灵气,而含蓄与隐喻才能将人的情感与思想表达淋漓尽致。我们都知道现代设计的教学体系和理论体系都源于西方,这就是因为西方人对于艺术的继承站在理性的理论体系之中,通过规范化的训练,和创新性的实践来学习艺术,发展设计。中国的艺术设计传统来说源于经验和技术上的言传身教,更多的情况下强调的是“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的领悟。
1.从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来看,西方美学思想一直和哲学相伴随,通过文艺创作来指导实践,使西方美学具有较高的人文内涵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它为西方世界审美意识的形成以及未来设计行业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一直都把人的情感放在审美与艺术的突出位置,强调人的心境、意境与艺术的联系,长久以来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并试图冲破封建礼教专制的统治以求得人性的解放,不仅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中国未来设计艺术发展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五)宗教与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指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道教中“玉帝”,佛教中“佛祖”“菩萨”,神话中的“老天爷”“龙王”等,而这些概念在欧美人的脑海里是不存在的,他们信仰基督教,希腊神话与《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他们的心目中只有God(上帝),信奉上帝是创造一切的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表示痛苦、悲哀或愤怒时,就说God或My God。祝福时会说God bless you.表示惊讶时就说God bless me.关于这方面的习语还有God forbid!(苍天不容),God forfend(绝无此事)。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以及He that serves God for mo-ney will serve the devil for better wages.(为金钱侍奉上帝的人,为了更多的报酬也会给魔鬼卖力)等等。这些唏嘘都生动地反映了God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深受佛教、道教等影响的中国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本族宗教这方面的影响,当他们表示痛苦、悲哀、绝望时会说“哦,天啦!老天爷呀!”当他们发誓时会说“老天作证”,在这方面的习语还有:三教九流,鬼斧神工,鬼使神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
(六)语言文化的不同及交际语言、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西方语言为字母形态语言,以形统意,用严密的形态变化来表现语法范畴和语义信息;而中文为方块字的非形态语言,以意统形,通过语言环境和语言的内在相互关系,来表现句子的词法、句法和语义信息。而且中文组织以达意为主,追求语句各意群、成分的内在关系的连接与对应,不滞于形而以意统形。西方语言为表音语言,其词语有着明显的重建性,词序、语式是不断变化的;中文是表意语言或形象语言,这就使其有更大的稳固性或不变性。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儿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