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解析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默写。
(1) ,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2)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4)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其一)》)
(5)苏轼《水调歌头》中,作者感慨世事无常的两句是: , 。
(6)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两句是: , 。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两句是: , 。
2.(15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xiāo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ˆ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他。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和尚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九xiāo 云外
半晌
陆虞 候
(2)以上文段中的“和尚”指的是 ,这一情节可概括为 。
(3)文段中表示男子的自称,相当于“咱”的一词是 ,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的官职名称是 。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和尚“在林子里听你多时”的原因是什么?②试以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片段中的“和尚”上梁山的缘由。
3.(6分)乐天中学开展“拒绝就餐浪费”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前,学生会对校园里的就餐浪费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请你据如图图示中最主要的两点原因,向学校食堂领导提两条建议。
4.(3分)为了倡导节俭用餐,小军拟写了几则标语,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倡导“光盘”,拒绝“剩”宴。
B.餐桌前,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舌尖上,反对铺张浪费不良风气。
C.陶冶健康情操,建设文明餐厅。
D.品佳肴不忘锄禾苦,尝美味切忌奢靡风。
5.(6分)活动最后,学生会写了一段结束语,请你帮助补充、修改。
亲爱的同学们,此次实践活动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__________。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甲】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就餐浪费的情况,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乙】养成节约粮食,让勤俭节约的美德从我们身上继续传承发扬下去吧!
①请在文段空缺处补充一则名言,使得文段语意完整、逻辑通顺。
②【甲】【乙】两处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二、阅读(55分)
6.(22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小雨轻风落楝花
①风轻雨细,低头赶路。转角处,忽见一地碎花,紫红淡白。抬头看,一树苦楝,依墙而立,花瓣轻飏,纷然而下。不禁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②没有想到,初夏细雨,在小城的转角处,竟会与一棵楝树偶遇。在我心中,楝树是故乡的一个符号,楝花是开在童年记忆里的花。如故乡的一位亲人,像儿时的一个伙伴,遥远而亲切,模糊又清晰,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③楝树,在家乡又叫“苦楝树”。根是苦的,叶是苦的,就连结出的果也是苦的。楝树木质疏松,做不得房梁,打不了嫁妆,更多的时候是砍做劈柴,或做几张小凳子闲坐。没有人会去刻意种一棵楝树,也没有谁会给楝树修理施肥,但这并不妨碍楝树的生长,只要有一片落脚的泥土,楝树就会扎下根去,平心静气茁壮成长,像极了朴实的乡民。
④老屋门前,就有几棵又高又大的楝树。父亲拿它系牛,母亲在几棵楝树之间拉起绳子晾衣服,而我,喜欢像小猴子一样在楝树上爬上爬下“练功夫”。泡桐太滑,槐树有刺,老柳树皮糙,只有楝树,不滑不糙,树杈又多,最适合攀爬。所以我的童年,几乎是在楝树上“爬”大的。
⑤春暖花开,我把饭碗端到外面,骑坐在楝树桠上吃饭,让那只爱啄我碗里饭的芦花大公鸡在树底下干着急;夏日炎炎,我在楝树的浓荫下系一条网兜当睡床,如水的蝉声从__________的枝叶间流淌下来,我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最有意思的是秋天,楝树上结满圆溜溜的楝树枣,虽然不能放进嘴里当果子吃,但用来“打仗”却是很好的“武器”。楝树枣不大不小,砸在头上有点疼但不至于很痛。几个小伙伴各自爬上一棵楝树,摘下大把楝树枣对攻,如果砸中对方头部,定是一树欢快的笑声!
⑥“桃花开,杏花败,楝子花开拔蒜薹。”暮春时节,桃树、杏树叶底已挂出小青果了,楝树才慢吞吞长出对开的椭圆嫩叶,如旧式女子对袄上盘着的纽扣,羞羞怯怯锁着春梦。几场雨后,楝树好像突然醒来。__________的枝叶间,吐出__________紫白相间的碎花,挤挤挨挨,缀满枝头,仿佛把蕴藏了一个冬天的力量,全都释放着出来,花期绵延一个月左右。楝树浑身是苦的,但开出来的花却芬芳扑鼻。微风轻拂,花香四溢,整个村庄仿佛都熏染了楝花的气息。忙碌的农人,放慢了匆匆的脚步,抬头望一眼满树的楝花,紧皱的眉头也瞬间舒展。
⑦楝花花型小,颜色淡。不张扬,不娇气。安静而素雅,温婉而古典,像蓝花布衫的村姑,像宋词中款款走出的女子。“青青蚕豆种宜稀,颗粒圆匀英正肥。野老更传倭豆熟,南风轻飏楝花飞。”楝花飞时,夏已浅浅。我突然想到,眼前的楝树,会不会是哪个搬进城里的农人,因为思念故园,所以把老家的楝树移栽过来?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层层叠叠
团团簇簇
密密匝匝
B.密密匝匝
层层叠叠
团团簇簇
C.层层叠叠
密密匝匝
团团簇簇
D.团团簇簇
层层叠叠
密密匝匝
(2)结合全文说说楝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3)请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如故乡的一位亲人,像儿时的一个伙伴,遥远而亲切,模糊又清晰,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从修辞手法角度)
②楝树才慢吞吞长出对开的椭圆嫩叶,如旧式女子对袄上盘着的纽扣,羞羞怯怯锁着春梦。(从词语运用角度)
(4)文章结尾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5)文章以“小雨轻风落楝花”为题有什么妙处?
7.(17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稻是2.45亿亩,而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2亿亩。
材料二: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是一种在盐碱地及滩涂上存活生长的水稻品种,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但野生稻普遍存在产量低、米质差等缺点,多年来相关技术难题一直难以攻克,原有海水稻品种无法大规模推广种植。青岛,正是袁隆平的海水稻梦想扎根发芽的地方。
袁隆平在山东播下的海水稻,探索了盐碱地水稻规模化种植的新可能。在青岛的5年时间里,袁隆平团队成功试种我国第一代海水稻,最高亩产620.95公斤,达到了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累积了近3000有潜力的海水稻材料,可以适应全国不同盐碱地的气候和水文特征。以青岛为原点,海水稻走向全国。
材料三:袁隆平留给世间弥足珍贵的遗产,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也感受到信心和担当。坚持创新和奋斗精神,这是袁隆平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袁老生前常跟人说起他的两个梦,其中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在梦里,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这显示了勇攀科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尽管已经名满天下,但他仍埋头于田畴,执着耕耘探索,直至生命的最后岁月,他依然坚持下田。他不停地追求高产、更高产和高品质、更高品质,从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到耐盐碱水稻,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关。他以行动向人们证明,每一步前进,都是创新的结果和奋斗的成果。
勇于追梦和不懈奋斗,这是袁隆平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奋斗是青年的人生底色,人生理想要靠奋斗来实现,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必然会遭遇挫折、经历困难,就像袁老在培育水稻的过程中经历多次试验依旧保持初心,坚持不懈,正是有这种执着的奋斗精神,才让他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青年也只有保持奋斗的初心,不怕吃苦甘于吃苦敢于吃苦,才能实现梦想,一展抱负。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
B.水稻所结的子实脱去颖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一半的人都以大米为主食。
C.耐盐碱水稻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优势,但野生稻普遍存在产量低、米质差等缺点。
D.材料二第二段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材料三讲了袁隆平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2)请你为材料三第三段补充一个名言警句作为道理论据,使论证更加具有说服力。
(3)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为什么水稻的培育、改良是必要的。
(4)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学习袁隆平的精神,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结合生活经历,请你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8.(16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选自范公偶《过庭录》)
【注】①负:依仗。②贻:遗留。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增其旧制
制: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③正患无隙以规之
患:
④故《记》中云
故: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3)【甲】文与“退亦忧”相呼应的句子是“ ”;【乙】文中范仲淹之所以不直接规劝,而是选择以写《岳阳楼记》为契机来规劝滕子京,主要是因为滕子京性格自负,“ ”。(用原文句子填空)
(4)面对贬谪,滕子京和范仲淹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三、写作
9.(5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只要你坚持做一件事足够久,“坚持”就会慢慢变成“习惯”。原本需要费力去驱动的事情就成了家常便饭,原本需要下定决心才能开始的事情也变得自然而然。
请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选文体,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默写。
(1)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2)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
(5)苏轼《水调歌头》中,作者感慨世事无常的两句是: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6)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两句是: 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两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有弟皆分散
(2)寒林空见日斜时
(3)江山如此多娇(注意“娇”的书写)
(4)忽复乘舟梦日边
(5)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6)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注意“阴”的书写)
(7)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注意“畔”的书写)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2.(15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xiāo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ˆ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他。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和尚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九xiāo 霄 云外
半晌 shǎng
陆虞 yú 候
(2)以上文段中的“和尚”指的是 鲁智深 ,这一情节可概括为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
(3)文段中表示男子的自称,相当于“咱”的一词是 洒家 ,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的官职名称是 太尉 。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和尚“在林子里听你多时”的原因是什么?②试以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片段中的“和尚”上梁山的缘由。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九xiāo云外”写作“九霄云外”,“半晌”中的“晌”读作“shǎng”,“陆虞侯”中的“虞”读作“yú”。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这一情节出自《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和尚”指的是鲁智深。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洒家”是宋元时关西一带人的自称,即“我”“咱家”。太尉,是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①根据原文内容可知,林冲受陷害之后,鲁智深一直在暗中保护他,担心林冲被差人暗害。
②根据《水浒传》原文可知,为了帮助金翠莲,鲁智深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不得已落发为僧,又因为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一命,被高俅通缉。最后逼上梁山,据此表述即可。
【解答】答案:
(1)霄;shǎng;yú
(2)鲁智深;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3)洒家;太尉
(4)①担心林冲被差人暗害。
②示例:我路见不平,仗义相救,虽打死镇关西,但那厮该死!林冲甘愿受罚,高俅居然买凶暗害,还通缉洒家,我寻思着,还是上梁山吧!
【点评】汉字辨析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辨别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6分)乐天中学开展“拒绝就餐浪费”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前,学生会对校园里的就餐浪费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请你据如图图示中最主要的两点原因,向学校食堂领导提两条建议。
【分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提取及提建议。仔细观察图表,分析有关数字可知,“乐天中学校园就餐浪费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饭菜卫生不过关”,二是“饭菜量太多”。针对第一种情况,学校应搞好食堂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干净卫生;针对第二种情况,可以增加盒饭、自助餐等售饭形式,缩小饭菜的计量单位。
【解答】答案:
建议示例:①增加盒饭、自助餐等售饭形式,缩小饭菜的计量单位,给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②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定期对食堂的环境卫生和饭菜卫生进行检查,营造干净的用餐环境。
【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4.(3分)为了倡导节俭用餐,小军拟写了几则标语,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倡导“光盘”,拒绝“剩”宴。
B.餐桌前,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舌尖上,反对铺张浪费不良风气。
C.陶冶健康情操,建设文明餐厅。
D.品佳肴不忘锄禾苦,尝美味切忌奢靡风。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用各种情境条件,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等,要符合语境的各种要求,还要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陶冶健康情操,建设文明餐厅”是倡导文明用餐,和“节约”没关系。
故选:C。
【点评】语言得体的基本要求:
1.正确使用谦敬语;
2.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3.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
4.根据场合、对象准确性地遣词造句。
5.(6分)活动最后,学生会写了一段结束语,请你帮助补充、修改。
亲爱的同学们,此次实践活动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__________。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甲】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就餐浪费的情况,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乙】养成节约粮食,让勤俭节约的美德从我们身上继续传承发扬下去吧!
①请在文段空缺处补充一则名言,使得文段语意完整、逻辑通顺。
②【甲】【乙】两处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分析】①本题考查语句连贯。根据平时积累,结合后文内容,写出和节俭有关的名言即可,如: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②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和修改。“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就餐浪费的情况”否定不当,删去“不再”。“养成节约粮食”成分残缺,改为“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
【解答】答案:
①示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②【甲】删去“不再”;【乙】在“粮食”后加上“的习惯”。
【点评】病句修改常见类型及辨析方法
1.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3.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
4.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二、阅读(55分)
6.(22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小雨轻风落楝花
①风轻雨细,低头赶路。转角处,忽见一地碎花,紫红淡白。抬头看,一树苦楝,依墙而立,花瓣轻飏,纷然而下。不禁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②没有想到,初夏细雨,在小城的转角处,竟会与一棵楝树偶遇。在我心中,楝树是故乡的一个符号,楝花是开在童年记忆里的花。如故乡的一位亲人,像儿时的一个伙伴,遥远而亲切,模糊又清晰,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③楝树,在家乡又叫“苦楝树”。根是苦的,叶是苦的,就连结出的果也是苦的。楝树木质疏松,做不得房梁,打不了嫁妆,更多的时候是砍做劈柴,或做几张小凳子闲坐。没有人会去刻意种一棵楝树,也没有谁会给楝树修理施肥,但这并不妨碍楝树的生长,只要有一片落脚的泥土,楝树就会扎下根去,平心静气茁壮成长,像极了朴实的乡民。
④老屋门前,就有几棵又高又大的楝树。父亲拿它系牛,母亲在几棵楝树之间拉起绳子晾衣服,而我,喜欢像小猴子一样在楝树上爬上爬下“练功夫”。泡桐太滑,槐树有刺,老柳树皮糙,只有楝树,不滑不糙,树杈又多,最适合攀爬。所以我的童年,几乎是在楝树上“爬”大的。
⑤春暖花开,我把饭碗端到外面,骑坐在楝树桠上吃饭,让那只爱啄我碗里饭的芦花大公鸡在树底下干着急;夏日炎炎,我在楝树的浓荫下系一条网兜当睡床,如水的蝉声从__________的枝叶间流淌下来,我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最有意思的是秋天,楝树上结满圆溜溜的楝树枣,虽然不能放进嘴里当果子吃,但用来“打仗”却是很好的“武器”。楝树枣不大不小,砸在头上有点疼但不至于很痛。几个小伙伴各自爬上一棵楝树,摘下大把楝树枣对攻,如果砸中对方头部,定是一树欢快的笑声!
⑥“桃花开,杏花败,楝子花开拔蒜薹。”暮春时节,桃树、杏树叶底已挂出小青果了,楝树才慢吞吞长出对开的椭圆嫩叶,如旧式女子对袄上盘着的纽扣,羞羞怯怯锁着春梦。几场雨后,楝树好像突然醒来。__________的枝叶间,吐出__________紫白相间的碎花,挤挤挨挨,缀满枝头,仿佛把蕴藏了一个冬天的力量,全都释放着出来,花期绵延一个月左右。楝树浑身是苦的,但开出来的花却芬芳扑鼻。微风轻拂,花香四溢,整个村庄仿佛都熏染了楝花的气息。忙碌的农人,放慢了匆匆的脚步,抬头望一眼满树的楝花,紧皱的眉头也瞬间舒展。
⑦楝花花型小,颜色淡。不张扬,不娇气。安静而素雅,温婉而古典,像蓝花布衫的村姑,像宋词中款款走出的女子。“青青蚕豆种宜稀,颗粒圆匀英正肥。野老更传倭豆熟,南风轻飏楝花飞。”楝花飞时,夏已浅浅。我突然想到,眼前的楝树,会不会是哪个搬进城里的农人,因为思念故园,所以把老家的楝树移栽过来?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层层叠叠
团团簇簇
密密匝匝
B.密密匝匝
层层叠叠
团团簇簇
C.层层叠叠
密密匝匝
团团簇簇
D.团团簇簇
层层叠叠
密密匝匝
(2)结合全文说说楝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3)请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如故乡的一位亲人,像儿时的一个伙伴,遥远而亲切,模糊又清晰,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从修辞手法角度)
②楝树才慢吞吞长出对开的椭圆嫩叶,如旧式女子对袄上盘着的纽扣,羞羞怯怯锁着春梦。(从词语运用角度)
(4)文章结尾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5)文章以“小雨轻风落楝花”为题有什么妙处?
【分析】本文采用象征手法,寓情于景,记叙了楝树如故乡的一位亲人,像儿时的一个伙伴,遥远而亲切,模糊又清晰,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表达了“我”对童年欢乐时光的回忆。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层层叠叠”这里指枝叶繁多、错综复杂。“密密匝匝”这里指几场雨后,楝树的枝叶长得很稠密。“团团簇簇”这里指楝树吐出一团团一簇簇紫白相间的碎柁。
故选:C。
(2)本题考查象征手法理解分析。结合“在我心中,楝树是故乡的一个符号,楝花是开在童年记忆里的花。如故乡的一位亲人,像儿时的一个伙伴,遥远而亲切,模糊又清晰,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所以我的童年,几乎是在楝树上‘爬’大的”分析,楝树象征了“我”童年美好的回忆与欢乐的光。
(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①“如故乡的一位亲人,像儿时的一个伙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楝树比作“亲人”“伙伴”,表现了“我”与棟树的亲密。
②“楝树才慢吞吞长出对开的椭圆嫩叶”“羞羞怯怯锁着春梦”运用了拟人修辞,“慢吞吞”“羞羞切切”等词将楝树拟人化,说明了楝树发芽的时间缓慢。
(4)本题考查句子作用分析。文未再次写楝树,寓情于景,楝树象征了“我”童年美好的回忆与欢乐的时光。最后点题,呼应题目。使文章的感情得到升华。
(5)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小雨轻风落楝花”是王安石的名句,运用诗句做题目使文章更具文采,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以“小雨轻风落楝花”为文题,点题,揭示主旨。
答案:
(1)C
(2)楝树象征了“我”童年美好的回忆与欢乐的光。
(3)①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与棟树的亲密。
②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楝树发芽的时间缓慢。
(4)寓情于景,楝树象征了“我”童年美好的回忆与欢乐的时光。最后点题,呼应题目。
(5)点题,揭示主旨;“小雨轻风落楝花”是王安石的名句,增加文章的文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7.(17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稻是2.45亿亩,而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2亿亩。
材料二: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是一种在盐碱地及滩涂上存活生长的水稻品种,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但野生稻普遍存在产量低、米质差等缺点,多年来相关技术难题一直难以攻克,原有海水稻品种无法大规模推广种植。青岛,正是袁隆平的海水稻梦想扎根发芽的地方。
袁隆平在山东播下的海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