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出路
摘要:中小企业是东莞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文章立足于分析东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通过对比借鉴江浙地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的做法和经验,有针对性地为破解当前东莞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瓶颈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企业融资;融资难
1 东莞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总体而言,东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
2 东莞市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原因
2.1 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首先,中小微企业一次性资金需求量少、频率高,导致银行积极性不高;其次,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透明度较低,导致其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对企业贷款的风险做出准确判断。
2.2 缺乏有效担保手段
中小企业通常难以提供可抵押资产。在东莞,大多数中小企业采取租赁农村集体资产的厂房铺位等方式开展业务,这部分资产因为没有产权证明而不能作为融资的有效抵押物;中小企业所有的机械设备及存货大多数为低价值商品,以此作为质押意义不大;中小企业鲜有专利、商标等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可做权利质押。以上因素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担保实现其融资的目的。
2.3 企业自身经营不规范
首先,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的现象,管理层往往由家族人员担任,缺少公司治理和职业经理人等管理机制;其次,部分中小企业诚信意识差,存在刻意隐藏贷款的用途甚至故意进行逃废债等违法行为;再者,中小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意识,大大增加了金融机构放贷的风险。
2.4 融资成本较高
一方面,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数量少,但需要沟通、协调的部门多,需提供的资料繁多,消耗的时间等成本较大;另一方面,上市直接融资的程序复杂、法律监管严格、涉及环节众多,对企业自身要求较高,中小企业恐难以企及。
3 江浙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经验
江浙两省的中小企业创造的经济总量约占各省的80%,高于全国平均数近20个百分点。江浙地区率先突破传统行业的桎梏,一方面科学利用经济原理,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刺激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深挖国有企业的资金优势,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充分利用利率的杠杆效应,创新信贷管理模式,有效配置信贷资源。积极推进利率改革,广泛募集资金,加强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强化了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激励制度,从而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实现双赢;同时,积极构建激励机制,商业银行每增加一笔有效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都相应给予奖励。此外,创新出台《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出质登记办法》,拓宽融资渠道,使得商业银行纷纷出台举措,规范资产抵押率,扩大抵押品范围,简化手续、降低费用。
二是有效防范融资风险,为民间资本流动提供正确引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严格监管社会融资活动,加强对非法集资活动的监管控制,坚决打击金融三乱
行为。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流动,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科学区分中小企业的产业模式,根据企业类型提供与之相对应的融资服务,既创立了金融专营机构,又充分发挥国有创投企业的优势,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甚至直接投资。
三是着重发展重点区域的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途径。对具有上市潜力的中小企业给予重点培育,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入股份制,多渠道推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激励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境外金融市场,实现国内外的全面发展。同时,重点构建联保信贷机制,发挥工商部门对企业日常监管的职能,由工商部门向金融机构提供权威、真实、有效的企业信息,利用政府的力量,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度,为金融机构提供财务担保注入一针强心剂。
对比江浙中小企业的发展,不难看出,江浙地区不仅采用经济手段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调整外部融资环境,而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发展、调整生产结构,力求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来适应外在的融资环境。相比之下,东莞中小企业的创新融资渠道略显不足,利用经济手段的融资方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而政府推出的融资政策也难以激发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
4 通过对比借鉴,探索东莞市中小企业融资新出路
通过多方了解,我们发现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不只存在于某个地区,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制定各种扶持政策与资金援助计划,以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针对上述情况,结合东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有以下几点启示:
4.1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内部环境的对策
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努力为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树立创新意识、构建创新机制、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为企业准确定位,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转变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打造企业品牌,有效管控风险,制定长远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自觉增强企业科技金融产业的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