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上传于:2024-07-05
《青藏高原》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青藏高原》,在饱满的气息支撑下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高亢、嘹亮的风格特点。   2. 了解青藏高原地理、人文等方面知识。   3. 能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切分、符点等节奏。   教学重、难点   1. 能够按照教师要求的歌曲处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能够正确运用横膈膜气息支持来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由作曲家张千一创作于一九九四年底,当时他应邀为电视连续剧《天路》创作音乐。《青藏高原》是《天路》的主题曲。歌曲一经李娜的演绎,立即传遍全国,成为大家竞相传唱的歌曲,被全国人民所喜爱。歌曲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山歌风格的旋律,热情地歌颂了美丽庄严的青藏高原,表达了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热爱之情。   全曲为羽调式,节拍以四四拍为主,间插以四二、四三拍子,引子为散板,曲式结构为有引子、前奏的二段体。歌曲的第一、二乐段情绪上有一定变化,第一乐段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旋律既具秀美、明亮、亲切的特征,同时又低回委婉,情感表达深挚。第二乐段含有抒情色彩。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欣赏视频《青藏高原》。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刚刚欣赏的歌曲《青藏高原》及藏族的地理、人文,介绍西藏,总结藏族歌曲的特点。(声音高亢、嘹亮、清澈、透明,节奏舒展,自由,旋律起伏较大。) 介绍张千一及《青藏高原》的创作背景(电视连续剧《天路》片头歌)。   二、发声练习(要求气息连贯、饱满)  解决了作品中的难点:①气息的保持和音程八度大跳 6。②A段B段间的八度大跳,让学生记住 1 2 3 6的音高,反复练习。     三、《青藏高原》歌曲学习   1. 引子部分  (1)唱准引子部分的节奏与音高。   引子中第一小节“呀拉索哎”的切分节奏要唱准。  第二、三小节中 “哎”的八度大跳,在演唱时口型要充分地打开,声音集中在一点上,并从眉心抛出。   “#2”装饰音,要尽量模仿原唱。   (2)请学生用右手画出引子部分的旋律线。   (3)教师总结:“呀拉索”是藏语中的感叹词,一般单独用于句子前或句子后,类似汉语普通话里的“啊、哎、嗨”等,并无很实际的意义。   2.视唱《青藏高原》歌曲乐谱  (1)聆听歌曲《青藏高原》,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带引子的二段体。  (2)视唱曲谱并填词演唱。  ① 学生:演唱歌曲《青藏高原》A部分,由“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到“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A部分每句结尾的四个字“唤”“盼”“歌”“恋”在演唱时,声调演唱一声。更能体现出歌曲那种节奏舒展、悠远、神秘的特点。   “还有”中“还”的前十六分音符和“有”的后附点要唱清楚。“有”到“无”的八度跳进,音要唱准。   A部分第四句“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中的“还”是后半拍起唱,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从强拍起唱与弱拍起唱的不同。并分别让学生视唱强拍起唱与弱拍起唱,从而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