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和能够饲养蜗牛。
能够观察、比较、描述蜗牛。
能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能提出关于蜗牛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收集、阅读资料来提高对蜗牛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知道蜗牛是怎么运动的。
知道蜗牛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
知道一些有关蜗牛的品种、繁殖等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在探究蜗牛特征方面的兴趣。
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关注周围其它生命的情感。
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捉蜗牛,观察蜗牛。
(一)、导入:
1、请大家猜个谜:说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打一动物)
2、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蜗牛(板书)。
【评析】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既生动有趣,又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储备,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3、下面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你认为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1)需要一些什么工具?(教师提供每组一只饲养盒)
(2)估计什么地方能捉到?